三五中文网

三五中文网>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衙斋卧听萧萧竹,不知民间疾苦声(第6页)

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衙斋卧听萧萧竹,不知民间疾苦声(第6页)

同样,这诞生了另外一个棘手的问题。

那就是这些笔正们往往收钱写文,这对大明朝廷、各地衙门收集社情民意,造成了巨大的阻碍,这些笔正颠倒黑白、指鹿为马、以偏概全,这些早就被张居正写透的贱儒通疾,这些笔正还在犯。

而通常地方衙门主官,会养一个叫做‘白头’的司务,专门负责遴选这些杂报,过一道筛子,就会变得干净许多。

之所以叫白头,就是这位司务看过之后,认为有价值,就贴白票呈送上官,认为没有价值,就不贴白票,扔到一边。

朱翊钧看向了李佑恭,以前这个活儿是冯保在干,现在是李佑恭在干。

但是这又不可避免的陷入了另外一个问题,这些名叫白头的司务们,他们这道筛子也不干净,他们要是收钱或者干脆就是利益相关,那些关于民间疾苦的文章,根本就不可能被青天大老爷看见。

而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各地朝廷命官,往往会让手下诸官,固定时间,初一十五,一并呈送社情民意,如果白头司务遗漏或者是刻意忽略某些关键消息,那这个白头司务,也就干到头了。

白头司务们就是能躲过了初一,也躲不过十五,这才是让司务们无法通过杂报筛选这项工作,对朝廷命官构建信息茧房,避免了‘衙斋卧听萧萧竹,不知民间疾苦声’的现象出现。

这篇文章,写的是万历维新中,白头司务的变迁,写的是社情民意的汇集、分级报送,写的也是大明朝廷管理工具的增多,更是对尚处于萌芽状态的第四权,即媒体、公众视听、民意,进行全面探讨。

朱翊钧钦点了这两篇文章,刊登邸报,算是朝廷的风向。

王一鹗被无罪释放,官复原职,很快,针对他的弹劾,就如同雪花般飘入了内阁,飘到了皇帝的面前。

这些弹劾主要分为三方面。

第一方面,科道言官希望了解王一鹗是否真的渎职、利用职权谋求私利,陆凤仪的攀咬是否为真,王一鹗作为西书房行走,作为阁臣备选,不仅会对能力进行审视,更会对道德品行进行审视。

第二方面,科道言官希望得知王一鹗被无罪释放的具体理由,而且这个理由要服众,因为王一鹗和其他西书房行走完全不同,简单而言,他是徐党余孽,他想要更进一步,更多的审视是理所当然的。

第三方面,则主要是弹劾王一鹗,逼迫王一鹗致仕,以全君臣之义,作为臣子,尤其是大臣,犯了错就要认,认了就要走,不能恋栈不去。

朱翊钧一概回复了一句知道了,没有做出更加详细的解释,这事儿越解释越乱,到皇帝这里停下,对所有人都是个极好的选择。

科道言官被一句知道了堵了回来,自然有点不服气,还想连章上奏,但申时行找到了都察院总宪陆光祖,和陆光祖详细的聊了聊,如果继续连章上奏纠缠,恐怕会恶了皇帝。

现在没有张居正在朝中拦着,陛下要是发起飙来,真的没人拦着了。

别说去皇极门伏阙这种话,那是会死人的,就是陛下挑几个科道言官送到西域、辽东垦荒种地,就够这些士大夫们喝一壶了。

申时行还是那样,万事总想周全,不想这些科道言官遭受这些无妄之灾。

这股风波,在申时行的调解下,很快就平息了,王一鹗回到了户部继续上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