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中文网

三五中文网>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以光明的名义,赞美圣皇!(第2页)

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以光明的名义,赞美圣皇!(第2页)

这种反对和抵触情绪,代表着减免田赋这个工具,正在逐渐失效。

经过这次减免后,大明田赋征收将会从950万银,降低到800万银,仍然超过了万历元年田赋的岁收。

“申时行要做什么?对十八大学堂进行忠诚大审查?”朱翊钧看着面前的奏疏,不敢置信的看着冯保问道:“申时行不是老好人一个,喜欢端水吗?怎么也搞这个了?”

“先生已经不管事儿了,他接过了这个差事,还要继续推行?”

冯保面色复杂的说道:“不得不为。”

恩情叙事是张居正搞出来的,因为皇帝不支持也不反对,规模不算很大。

申时行开始对十八大学堂进行摸排和忠诚度审查。

具体的做法也简单,北镇抚司衙门的缇骑进入了京师大学堂,对每个教师爷进行询问,除此之外,对学子进行了十抽一的问询。

询问的内容很简单,教师爷在讲堂上,是否公开诋毁、污蔑、指摘大明国朝政令、万历维新、陛下,也就是是否忠诚于陛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找到线索,就会顺藤摸瓜的全面调查。

讲堂是公开场合,大庭广众,诋毁、污蔑、指摘,这不是不忠,是什么?

只要事实清楚,多人口供证实,就会正式启动调查程序,进行全面搜检,证据确凿,就以谋叛、恶逆坐罪,这两个罪名是十恶范围,十恶不赦,不在八议论赎之限。

人比自己想象的要软弱的多,别说被带到北镇抚司坐后悔椅,缇骑突然上门盘问,面对缇骑的普通人,都是手脚发凉,心跳加速到清晰可闻的地步,脑子里一片空白。

缇骑还没问,恨不得把小时候偷鸟蛋的事儿都交代出来。

申时行在京师大学堂搞了一圈,准备在大明刚建好的剩下十七座大学堂里也来一遍,并且常态化审问,过一段时间就要做一遍。

任何不忠、不当言论、行为都会被审判,这就是申时行的忠诚度大审查。

“先生不管事儿之前,搞了个清党,都弄得人心惶惶,人情更张过急,恐有不效,而且,读书人那张碎嘴,发点牢骚也算正常吧,这就算是不忠了?”朱翊钧对申时行这个举动,仍然不认同。

“陛下,申阁老不是那种轻浮的人,他这么做自然有目的。”冯保眉头紧蹙的说道:“申阁老的想法是,这些学子,都是大明的未来,任何把官场上、政治上的风波,带到学子之间,都是最无耻的行径。”

“学子年轻热血,年轻也代表着少不更事,很容易被各种流言蜚语挑动,一旦做出什么来,就容易自误,遗害终生。”

“如此大力筛查,其目的,就是防微杜渐,把风险扼杀在襁褓之中,要不然等到满屋子都是蟑螂的时候,只能做矫枉过正的严打,错杀无数,危害更大更严重。”

冯保对申时行搞这出,是有心理准备的,这其实就是张居正清党、稽税调查的政策延续。

冯保简单举了个例子,张居正撒手人寰,一些野心之徒反攻倒算,最有可能的就是发动学子。

一来学子涉世不深,更加好骗,张居正大搞一言堂,搞到了吾非相乃摄也的地步,这就是堵塞言路;二来学子的身份,对于朝廷而言,很难处理,投鼠忌器;三来从学子身上下手,成本更低。

这大学堂要是烂了,丁亥学制也就废了,这教育要是烂了,大明里里外外也都烂了。

申时行搞这一出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学堂内所有人,人人自危,道路以目,不敢胡言乱语,在整个大学堂内画出一条不可逾越的线,在校园内,莫谈国事。

“行吧。”朱翊钧琢磨了下,朱批了申时行的奏疏,准了他的忠诚大审查。

万历初年,张居正讲治国的时候,曾经对朱翊钧讲过一些由治到乱的征兆,和为何会改朝换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