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中文网

三五中文网>长生:我在大明混吃等死的那些年 > 第219章 继承者税(第2页)

第219章 继承者税(第2页)

“……”

又是许久的沉默。

“现在朝廷的财政赤字是多少?”

朱载坖犹豫了下,支支吾吾道:“把国帑现有的钱粮全数还账之后,还欠一万万又八千余万两,其中,银券占比一万万又三千万两,海外的大明银钞七百万两……”

“好了好了,细账就不用报了。”朱厚熜头疼的打断,问,“今年全年的赋税预计有多少?”

朱载坖思索了下,缓缓道:“农税+商税+织造局+龙江船厂……全部一起,大概一万万两上下。”

朱厚熜颓然道:“这也就是说,要不吃不喝两年才能还清了。”

“可事实上,从来都是大吃大喝。”朱载坖苦笑道,“官员、宗室的俸禄,募兵制度下的士卒军饷,水师军费,还有各地卫所……此外,天灾赈济,防洪堤坝,疏通河道等诸多基础建设,普及教育,融合漠北,扶持西域……”

朱载坖做了这么些年皇帝,说起财政开支,当真是如数家珍。

巴拉巴拉……

“别念了,快别念了……”

朱厚熜头疼的厉害,“你咋这么碎嘴子!?”

朱载坖满腹委屈,弱弱道:“不是您让说的吗?”

“你就直接说,今年的财政收入能不能覆盖财政开支?”

“不能!”朱载坖直截了当的说,“今年之后,财政赤字估计就两万万了。”

“……这个花钱妖精!”

朱厚熜咬了咬牙,蓦然抬头望向儿子。

似是心有灵犀,朱载坖也同步望向了父皇。

这一刻,聪明的父亲,平庸的儿子心有灵犀的想到了一处。

——加征赋税!

穷的从来不是盛世大明,只是大明朝廷,自中宗还完了账之后,在李青的干预下,大明就一直在贯彻藏富于民……

这百年下来,民间之财富,尤其是江南,怎一个肥字了得?

只要朝廷加征赋税,财政问题立时便能迎刃而解!

“父皇,儿臣就不明白了,为何永青侯就那么反感加征赋税呢?”朱载坖费解又愤懑道,“朝廷加征赋税怎么就不行了?正所谓两权相害取其轻,难道朝廷破产就好了?”

朱厚熜叹道:“你当明白,朝廷加征的赋税,永远不会落在地主头上,商贾头上,富绅头上……不管制度再如何严谨,末了,还是要百姓买单。”

朱载坖默了下,缓缓道:“儿臣明白,可百姓已然没那么穷困了,适当的加征一些赋税,并不会让百姓难以过活。”

“是不会,可赋税的增加却会让百姓的消费能力下降,消费一减少,工商业必受其影响,工商业受挫,必然导致商税缩水……长远来看,忙活还不如不忙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