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网络社会学的?”
“嘿嘿,对!”
“什么课题的?”
“就,就,个体在群体注视下从鲜活主体坍缩为被符号化的缺席客体,所有共享的互动仪式链条将其永久放逐于意义生成系统之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惠庆一愣,“啥玩意儿?”
“呵呵呵,没啥,就这个。”
“说人话。”
“这就是。”
“。。。。。你别瞎搞,把理论变成工具施用于人或者群体身上,就会变成一种破坏力极大的武器。”
“明白,保证不会,咱有操守的。”
惠庆瞅瞅李乐清澈的眼神,点点头,挥挥手,“玩儿去吧。”
“哦。”
李乐刚要起身,“等等。”
“老师,咋?”
“那什么,黄山那边明年就完成自考本科课程了。准备参加明年的研究生考试,他那边考研的资料不好买,你想着点儿,找几套考研的资料给他寄过去。”
听到这儿,李乐眼珠子一转,“哦~~~~知道了。”
“知道什么知道。”
“嘿嘿,我知道,就快有个小师弟了?那我,就不是千倾地里一根苗了?哈哈哈哈~~”
“笑个屁的笑,你苏师伯他们。。。。算了,赶紧忙你的去。”惠庆不置可否的挥挥手。
“诶!!”
李乐拎上包,出了办公室,带上门的时候,想起那个在家徒四壁的东北小院儿里,坐在满是书的炕上,身体瘦弱却满眼都是星星的青年,一拍手,“啧啧啧,谁说文科没有天才,牛逼!”
。。。。。。
从惠庆屋里出来,小李秃子看了看表,先是躲开马主任经常蹲的“草丛”,又绕过河道,垫步凌腰,一个闪身,推开了那间临时“作战室”的门,然后,“咳咳咳~~~梁灿,你个狗日的要白日飞升要成仙怎么滴?也不知道开窗放放!!诶,腿,往回收收,拦路收费呢。”
坐在门边那张三条腿的单人老式大沙发上的梁灿,把脑袋从一本厚的能当凶器的原版书后面探出来,抬手捏掉嘴边的烟头,塞进一旁的易拉罐里,慢慢的抬起腿,把李乐放进去。
李乐把包一扔,拉过凳子,凑到正对照着一个硬壳笔记本,往电脑里的Excel表输入数据的张曼曼身边,一搭肩膀,“咋样儿?情况?”
“这三天的反馈数据出来了!点击率平均破三千,回复数峰值帖子达到267条!关键词在相关讨论帖中出现频率显着提升,尤其朴在勋这个名字,成了次级传播节点。”
张曼曼说着,把电脑里整理好的数据调出来,指着,“看见没?沉默的螺旋开始转了,那几个主动对号入座的ID,像天使的歌房,就是关键节点!她们一开口,原本零星质疑的声音立刻被淹没,后面跟帖清一色都是求深扒、细思极恐、就说那谁看着不对劲的群体压力下,持不同意见的要么闭嘴,要么被围攻,典型的沉默螺旋加速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