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下场做电商的同时,投资别家电商,在很多人看来确实是左右手互搏。
“哈哈哈,你这倒像在考我?”李乐爽朗的笑透过听筒传来,听不出丝毫被质问的窘迫,“我当然知道啪啪网,还注册了个号,在上面买了个鼠标,质量不错。”
“但是,泡你,自己经营和战略投资,从来就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更谈不上资敌。一条街上,卖菜的摊位面对面,结果老板老板娘是两口子,这种事儿不少见吧?这叫资源优化配置,肥水不流外人田。”
“啊?你也遇到过?”
“可不,再深化一点儿,卖胰岛素的也卖糖,卖可乐也做钙片儿。”
“哈哈哈哈~~~~”泡你马笑的前仰后合,自打认识李乐之后,似乎每次通话,都会被这人时不时的冷热笑话感染。
笑过之后,又听李乐说道,“说得玄乎点,这叫生态系统投资,或者叫去中心化战略的高阶玩家玩法。追求的不是样样都拥有,而是关键节点都能连接。”
“哦?生态系统?去中心化?”小马哥身体微微前倾,捏着笔的手指顿住,镜片后的眼神带着探究,和那些笑话一样,李乐嘴里经常会爆出一些新鲜词儿,或许当时不理解,但之后,越琢磨越有味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不难懂。”李乐解释道,“一个健康的企业生态,需要多样性。但核心并不是追求拥有所有的环节,而是追求连接所有有价值的节点。”
“投资潜在的竞争对手,而不是一味地自己埋头苦干,去搞重复建设,这是一种更高效、更强大、更具防御性,而且,长远看,利润也更丰厚的商业模式。”
小马哥听着,似乎摸到了一点什么,随即“嗯”了一声,示意李乐继续。
“打个比方,做C2C平台,像一个大集市,连接的是无数中小卖家和个人买家,玩的是集市经济,赚的是佣金和广告费,热闹,品类多,但鱼龙混杂,管控难,体验不一。”
“而做B2C自营,像一个大超市,标准、可控、重体验、重售后,尤其适合客单价高、需要强信任背书的3C数码家电,赚的是商品差价和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优势,但投入成本,高了不是一点半星。”
“它们不是竞争对手,更像是互补的业态,一个满足长尾、个性化、淘货的乐趣,一个满足标准化、高效率、有保障的购物体验。”
“所以”李乐深入着,试图讲的更直白一些,“最核心的资产应该是是流量和用户时间。将流量开放给多个在不同赛道里最可能跑出来的玩家,而不是全部赌在自己孵化、但基因可能并不完全匹配的项目上,是一种更高效、风险更分散、长期回报可能也更丰厚的策略。”
“投资最好的专业选手,远比强迫自己成为全能选手更明智。这就像修高速公路,收好连接费和服务费,确保路上跑的都是好车,路的价值自然就最大化,而不是非得自己下场去造每一辆跑的车。”
“况且,B2C和C2C,一个控货,一个做平台,本质上是两种生意。”
小马哥听完,沉默了好一会儿。
李乐的逻辑很清晰,甚至某种程度上切中了他一段时间以来,内心对球球核心优势的思考,“连接器”,但他作为球球的掌舵人,考虑得更多是现实的资源和风险。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小马哥缓缓道,手中的笔尖无意识地在桌面上划着圈。
“但是,流量这东西,看似海量,也不是无限的。现在要把流量开放给两个同属电商大类的公司,尤其是高质量的、有明确购物意图的流量,这会不会造成内部资源争夺?”
“手心手背都是肉,分配不好,两边都可能吃不饱,甚至互相掣肘,影响整体效果。”
“如果同时导入给啪啪和景东,尤其是在发展初期,会不会造成内部消耗,两边都吃不饱,反而都做不起来?手心手背都是肉,资源配置上会很纠结啊。”
“还有,要考虑人的因素,如果到时候,你支持这个,他支持那个,会不会造成倾轧?”
“哟,怎么,还考虑起办公室政治来了?”李乐那头问道。
“能不考虑么,最近张。。。。哎算了,还是说这事儿。”小马哥差点滑过去,及时止住,顿了顿,带着一丝半开玩笑的试探。
“不过,李乐,你手里有丰禾的物流、百信的那些人力资源,还有国际大品牌的授权,怎么不优先考虑给自家人用上?岂不是更顺理成章?”
听筒里,似乎轻笑了一下,语气微妙,““哈哈哈,泡你,啪啪网要是愿意转型做B2C,或者开辟自营频道,这些资源随便用,但是。。。。。”李乐顿了一顿,“啪啪网,可是纯纯的C2C平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