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时,整个防线却灯火通明。
士兵们凭借微弱的马灯和手电筒光线,拼命加固工事。
砍伐树木加固碉堡顶盖,挖掘交通壕连接各个火力点,在关键地段布置地雷和铁丝网。
李小豆被分到搬运组,和几十个士兵一起从后方往前线运送弹药。
沉重的子弹箱压在他瘦弱的肩膀上,每一步都异常艰难。
凌晨时分,当他第五次往返时,东方已经泛起鱼肚白。
“小豆子,歇会吧。”军需官递给少年一个冷硬的馒头。
李小豆靠着弹药箱坐下,狼吞虎咽地吃着几天来第一顿正经食物。
就在这时,他听见了一种低沉而陌生的轰鸣声。
“飞机!日机来了!”
凄厉的警报声响彻黎明。
十二架日军轰炸机在晨曦中出现,向着谢家桥阵地俯冲。
下一刻,爆炸声震耳欲聋,整个大地都在颤抖。
李小豆立刻翻滚进战壕,经历过三个月淞沪血战,他早就习惯怎么应付日军轰炸。。。。
第一波空袭持续了约二十分钟。当飞机离去时,刚刚修复的工事又有多处被毁,阵地上出现了第一批伤亡者。
“救护兵!这里需要救护兵!”呼喊声从右翼阵地传来。
李小豆看见一个和自己年纪差不多的士兵抱着自己的断腿哀嚎,鲜红的血液从大腿根部喷涌而出。
没有几个月前第一次见到血腥时候的恶心反胃,李小豆只是为倒霉的战友默哀了下,随后拿着手中的馒头啃了起来。。。
上午八时,日军第16师团先头部队抵达谢家桥外围。
透过望远镜,易安华看见了令他头皮发麻的景象,至少十二辆坦克引导着密密麻麻的步兵,正沿着公路向阵地推进。
“反坦克炮准备!”命令通过战壕传达到每个角落。
然而师属反坦克炮连在撤退中损失惨重,仅有的四门德制37毫米炮被部署在关键位置。
炮手们紧张地计算着距离,1500米,1000米,800米。。。
“开火!”
炮弹呼啸着飞出炮膛,击中领头的一辆日军坦克。
这些从淞沪幸存下来的炮兵,对于反坦克炮的使用已经炉火纯青,基本上可以做到不浪费一枚炮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