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本岛,王府议事大厅。
一众大佬重臣,分坐左右,脸色庄重,气氛凝重肃杀。
德高望重,久历政事的冯澄世,挺身而出,对着世子郑经拱手躬身,大声坚决的说道:
“回禀世子”
“兵,是肯定要出的”
“不但要发兵,而且要快”
“石湖礁失守,清妖狗鞑子,在崎尾上岸了”
“无论有多少狗鞑子,咱们都必须增兵,快速发兵”
“鞑子的残暴,恶名昭着,灭绝人性,时间一长,岛上的老百姓,必然人心惶惶”
“不过呢”
“具体怎么出兵,是那些将军领兵出战,那就得好好议一议了”
“毕竟,咱们手头上的兵力,也没有多少”
“咱们这里,是主城,是根基根脉”
“将士们的家眷,幕府的钱粮,都在这里,不容有失”
、、、
说罢,这个两鬓斑白的老臣子,又是一个拱手行礼,表情庄重的不得了。
延平王郑成功,抗清十几年,经常外出,带兵打仗,南征北战。
留守的核心,基本上就这几个,洪旭,冯澄世,郑泰,负责经营大后方,筹措粮饷,打造兵械。
福建的清军,攻上厦门本岛,也不是第一次。
所以说,他们这些留守的老臣子,都是有经验的,不至于惊慌失措。
但是,如何出兵,如何增援,具体抽调哪些将校和兵马,那就得好好说一说了。
毕竟,现在抽走了一部兵力,万一别的地方,再出现问题,又该如何是好。
“嗯”
“好好好”
“冯工官说的好,老成持重”
“一句话,不容有失,说到本公子的心坎上了啊”
、、、
左侧首位上的郑经,深以为然,点头应了几句,深表认同啊。
说实在的,他就是担心啊,忧心啊,才没那个胆子下令出兵。
开玩笑,整个厦门本岛,几十万人口呢,大部分都是将士们的家眷,亲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