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市上,一个入园名额被炒到五两银子,仍有人趋之若鹜。
有人酸言:“这不过是玩物丧志之地。”
立刻就被旁人堵回去:
“您去试试?连宫里那位大学士都说,此中大有智慧,非常之物也!”
坊内,林向安正与两位首席大匠讨论新样式,神情专注;
而郑佑对着账本,指尖轻轻点了点那一串惊人的会员预存数字,唇角微扬。
这已不只是生意。
它成了一场席卷京华的风雅风潮。
*
为了让格物坊更显格调,更深入地融入文人雅士的圈子,使其地位稳固而不流于市井。
林向安与郑佑、两位首席大匠反复商议,最终拍板:
在名家雅集栏目下,开设一套系列主题讲习。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每月举办一次。
讲习内容,皆由林向安亲自与两位大匠多番商议后,定下主题,兼具学理与趣味。
若想让格物坊超越“巧技玩物”的层次,必须让“格物”二字名副其实。
在古代,榫卯结构,暗藏在各个方面。
于是确立了五大方向:榫卯与建筑、数学、机械、哲学、民生。
一,榫卯与建筑,以斗拱、梁枋为例,讲解结构原理。
斗拱,才知道有这么多名字讲究,哇塞,古人好厉害~
将书中枯燥的条文化为可视可感的模型,让士人看到手作中的经义。
此举可立刻堵住玩物丧志之口,吸引最正统的经学之士。
二,榫卯与数学,可从《九章算术》切入,揭示结构中的比例、力学与几何之美。
以算理入匠思,将奇技提升为学问。
吸引爱好算学与政务实用之士。
三,榫卯与机械,展示古代“指南车”“记里鼓车”“水碓”等奇巧装置。
指南车,它是一种机械齿轮车辆。车上站着一个木人,无论车子如何转弯、掉头,木人的手臂始终指向正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