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瀚施福礼:“皇兄,近日阴谋暗涌,太子身边有人放出误导谣言,意在分化朝廷,你看可否任我重用心腹探查,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
朱元璋沉吟片刻,目光如炬:“善。此等朝中小人,朕自当严惩。但望不能伤及忠良。皇弟可为我列出人选,我于书文委任之。”
朱瀚心中暗记,朝中可疑之人不过赵光远、曹相卿等数位;再加上先前密探所报的李善长。
遂上前一步:“臣拟先遣御林军将领吴安、石仁各率兵马分道潜行,配合内应暗中搜集;再请皇兄下旨,召见世家大族后辈,让他们进言,借以震慑潜徒。”
朱元璋闻言,面色顿时严峻:“好!此策果断。皇弟可即刻施行。”
他忽转目向朱棡,冷声问:“晋王可愿随这两位将领一同出行,为朝廷探路?”朱棡面上现犹豫,却在众目睽睽之下,只能先点头附和。
当晚,宫中云集,烛火通明。
朱瀚、朱标与吴安、石仁等人隐身于朱棡府外的长廊,耳听风声,目察动静。
月色如水,一名裹着斗篷的使者轻步而至,与石仁低声交谈数语,递上一封密函。
石仁接过,却在暗处将信封轻轻撕开,目光在火把光下闪烁。
他复又稳重地将信封折好,暗中递给朱瀚。
朱瀚取函微张,函中密署“朱棡”二字赫然在目,内文则是朱棡与世家大族勾结之细节。
朱瀚不动声色,扬声对石仁道:“可把这封信带回东宫,明日朝见时,公之于世。”石仁拱手领命,躬身退下。
长廊内只剩朱瀚与朱标二人,朱标压低声音:“皇叔,此情此景,是否该当面揭穿?”
朱瀚却微微摇头:“时机尚未成熟,一旦当众指责,恐引出更深暗流。须待朱棡现身,再以此函做最后一击。”
他转身,目光如炬:“明日正午,紫宸殿上,我等连同皇兄当面拆穿此谋。届时,朱棡自难抵赖,朝中忠良自会拥护太子。”
朱标凝眉道:“遵命,皇叔。”二人对视一眼,心意已然相通。夜深,风过竹影,隐约似有低语,仿佛昭示着明日风云再起。
翌日正午,紫宸殿上,群臣肃立。
朱元璋神色端庄,朱瀚携函而入,朱标跪于龙案之前。
朱瀚朗声道:“启禀皇兄,臣昨夜得此密函,载明晋王朱棡与世家大族图谋太子,将太子推向不义之策,欲借朝臣之力灭太子名声。敢烦陛下掀开此函,以示天下。”他单手展开信笺,声若洪钟。
朱棡见密函在列,面色大变,猛张口欲辩,却被朱元璋冷声喝止:“住口!”他转身顾视群臣:“朕欲问诸卿,此函是真是假?若有异议,可举手发言。”
殿中空无一人响应,众大臣面面相觑,终是李善长面色苍白,跪伏不起。
朱元璋目光如炬,斩钉截铁:“此等罪行,不可轻赦!”
次日清晨,朱瀚便亲自踏上了巡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