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心中暗喜,但表面上却装作十分为难的样子,道:“诸位大臣所言也有道理。只是如今国库空虚,若不征收重税,恐难以维持朝廷的开支。不知诸位大臣可有更好的办法?”
就在这时,朱棡突然站了出来,他冷笑一声道:“太子殿下,依我看,这征收重税之策不过是治标不治本。若想解决国库空虚的问题,还需从其他方面入手。”
朱标心中一紧,知道朱棡开始上钩了。他故作惊讶地问道:“晋王有何高见?”
朱棡得意地笑了笑,道:“我认为,应该削减寒门子弟的官职和俸禄。他们本就出身贫寒,无需过高的待遇。如此一来,便可节省大量开支,充实国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此言一出,朝堂上的寒门子弟大臣们顿时义愤填膺。
一位寒门出身的御史站出来,大声驳斥道:“晋王此言差矣!寒门子弟凭借自身努力考取功名,为朝廷效力,理应得到应有的待遇。若削减他们的官职和俸禄,岂不是寒了天下寒门学子的心?”
朱棡脸色一沉,道:“你一个寒门出身的小官,竟敢在此顶撞本王!来人,将他拖出去杖责二十!”
就在这时,朱瀚突然站了出来,他大声喝道:“晋王且慢!朝堂之上,岂容你如此肆意妄为!这位御史所言有理,寒门子弟为大明做出了巨大贡献,不应受到如此不公的待遇。”
朱棡见是朱瀚,心中虽然恼怒,但也不敢发作。
他强忍着怒气,道:“皇叔,我这也是为了朝廷着想。若不采取措施,国库空虚的问题将无法解决。”
朱瀚冷笑一声道:“晋王所谓的措施,不过是打压寒门子弟,讨好世家大族罢了。你与这些世家大族的大臣暗中勾结,企图破坏太子殿下推行的政策,其心可诛!”
朱棡脸色大变,他急忙辩解道:“皇叔休要血口喷人!我何时与世家大族的大臣暗中勾结?”
朱瀚微微一笑,道:“晋王不必狡辩。我已掌握了你与李善长等人暗中聚会的证据。你妄图通过煽动大臣反对太子殿下的政策,进而扳倒太子,夺取太子之位,可惜你的阴谋早已被我们识破。”
朱棡心中一惊,他没想到朱瀚竟然掌握了他的证据。
但他毕竟是久经沙场之人,很快便镇定下来,道:“皇叔,即便我与李善长等人聚会,也不过是商议朝政之事,并无其他企图。你莫要诬陷于我。”
朱瀚早料到朱棡会抵赖,他不慌不忙地从袖中取出一份密信,递给朱元璋道:“皇兄,这是眼线从朱棡府中搜出的密信,信中详细记录了他与李善长等人勾结,阴谋扳倒太子的计划。请皇兄明察。”
朱元璋接过密信,仔细阅读后,脸色变得十分阴沉。
他怒视着朱棡,道:“朱棡,你竟敢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来人,将朱棡押入大牢,待朕查明真相后,再做处置!”
朱棡见事情败露,顿时瘫倒在地。
他被侍卫拖走时,还不停地大喊:“父皇,儿臣冤枉啊!”
朱元璋又看向李善长等与朱棡勾结的大臣,冷冷道:“你们身为朝廷大臣,不思为朝廷效力,却与晋王勾结,妄图谋反,罪不可赦!来人,将他们一并押入大牢,严加审讯!”
李善长等人见大势已去,纷纷跪地求饶,但朱元璋不为所动。
朝堂上的大臣们见此情景,皆噤若寒蝉,不敢出声。
处理完朱棡等人后,朱元璋将朱瀚和朱标留了下来。
他感慨地说:“今日之事,多亏了你们叔侄二人。若不是你们识破了朱棡的阴谋,朕还真被他蒙在鼓里了。”
朱瀚忙道:“皇兄言重了。这都是臣应该做的。只是经过此事,朝堂上恐怕会人心惶惶。皇兄还需尽快安抚大臣们的心,稳定朝堂局势。”
朱元璋点头道:“朱瀚所言极是。朕会尽快处理此事,让朝堂恢复往日的平静。标儿,你也要吸取教训,今后行事要更加谨慎小心。”
花香氤氲,伴随几声燕语,朱标已骑着青骢马缓缓而来,马蹄落在碎石小径上,清脆有声。
朱瀚抬首:“标儿素早何意?”朱标下马恭敬施礼,眉宇间却藏着忧色:“昨日宫中暗潮涌动,数名重臣夜半入宫,通宵密议,后被侍卫匆匆驱散。我侄今晨已令侍卫搜访,却一无所获。恐又有诡计在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