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中文网

三五中文网>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 第977章 戏言?(第3页)

第977章 戏言?(第3页)

申时行和张学颜猛地惊醒,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申时行赶忙说道:“臣……臣等不敢!陛下深谋远虑,为江山社稷计,为……为殿下将来计,用心良苦!臣等……唯有叹服,不过……不过……”

他声音干涩,话语苍白,此时此刻,任何劝阻的言辞都无法说出口来。

而阁老都无法劝阻,张学颜也断然没有其他的话要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当然,这个时候天子所说的话,是在乡野间说出口的,到底是谋划许久,还是临时起意……

两个人都不清楚。

此时也只能当作,天子临时起意,回到了宫中后,明白九重天之上,与乡野之间的区别后,再改主意。

朱翊钧看着跪伏在地、身体微微颤抖的两位股肱之臣,目光深邃。

他知道这构想惊世骇俗,阻力如山。

但他更清楚,一个只知深宫权术、不谙民间疾苦、不通实务运转的皇帝,于国于民,绝非幸事。

他扶起两人,语气缓和了些,却依旧坚定:“朕知此事干系重大,皆需尔等与朕,从长计议,细细斟酌,拟定万全之策。然此乃朕为大明千秋计所定之方略,断不可易,今日之言,尔等谨记于心,待时机成熟,再议不迟。”

“臣……遵旨!”申时行和张学颜深深一揖,声音带着难以言喻的沉重与一丝茫然。

他们知道,今日这乡野蒙学课室中的一番话,已在帝国未来的权力图谱上,投下了一道漫长而充满未知的阴影……

幸得这是数十年后的事情了。

数十年后,两个人想必早就该致仕了。

陛下这柄为储君打造的、欲使其深入骨髓了解国情的“砺剑”,究竟是开盛世新局的圣器……

还是搅动朝野风云的凶刃?

无人可知。

即便是天子,自己也不知道。

而一旁的朱常澍却是非常兴奋……想来,聪明的他,也能够听懂自己父皇在说什么。

朱翊钧不再多言,他最后看了一眼这间简陋却承载着帝国未来一丝微光的课室,随后转身,大步走出了房门。

微风吹过新翻的泥土,带着青草的气息,远处田野上,已有农人开始备耕……

而此时的朱翊钧虽然不到三十岁。

但他也开始,备耕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