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卓背靠着窗外午后明亮的阳光……
在陈副总的视野中,他的上半身被炽亮的光线包裹,以至于陷在自身制造的阴影中。只能听到说话的声音,却看不清五官和神情。
这是一种压迫力十足的谈话方式。
一番莫名强势的言语下来,陈副总有种坐不住的感觉。需要花费一些定力,才能维持坐姿。
他忽然醒悟了,自己错的简直离谱……
不懂得人情世故的,脑子里装的只有科学和客观的好同志?
那样的人,能在港岛打开那么大的局面?
能在大庭广众之下,把港岛排的上号的大商人架在火上烤,对方还不敢违逆?
唯一的答案是,他不是不通人情世故,是不屑于通。
陈副总醒过神的一瞬,是稍微有些羞恼的。但情绪稍微一起,就被他按下去了。
强制自己忽略掉那些令人愤愤的细节,仔细思考刚才听到的话。
最先的解读是:为了区区一多千万美元的盾构机,不值当我欠三菱的人情……
又是一阵愤怒的羞恼涌起,随即被再次压下。
想了下这个年轻人已知的身家,确实不值当为一两千万美元,欠下小日子的人情。
主要是一旦欠下了,还的时候就远不止一两千万了。
所付出的代价……陈副总很清楚,自己是还不起的。
嗯?
怎么会生出“还”的念头呢?
心头稍稍疑惑,陈副总陡然醒悟。
此时此刻,眼前这位让他感觉到压迫力的年轻人,不是以内陆科研单位主任的身份在与他说话。
而是以港岛商人的身份。
不!
不是商人,起码不是曹老板那种普通的商人……
努力收敛情绪,理智分析后,陈副总提出准备好的第二套方案:“既然这样,你看……是不是可以参照港岛红磡隧道的模式。”
“收费?”曲卓瞬间领会。
“没错。”陈副总打起精神:“我听闻,你在港商里很有号召力。能不能拉来一些投资。我们可以参照红磡隧道的……额…BOT模式。
港商投资建造,通过隧道的运营回收投资和获取盈利。达到盈利预期后撤出。当然啦,情况不同。运营权不能给港商,只能拿收益。”
“想法是不错的。京城到塘沽的高速项目,就是按照这个路子来的。”曲卓先给予了肯定,随后话锋一转:“但是,京城到塘沽的高速,实际上是我通过沧浪公司捐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