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彦博当时还心说,这才从哪到哪,等观文殿,弘文殿那边梳理清楚,你个秘书少监少不得要意思意思,到时候再哭吧你……
前年的时候,虞世南给宫中的藏书建立了书籍目录,李纲等人大加赞赏,同时也意味着前隋留下的好东西大体上消化干净了。
这对大唐其实很重要,书籍这东西自发明以来,就是为了记录人类的经验的,有了前人的指引,人类文明才能向前大踏步的迈进。
比如南边能那么快的重现前隋造船技艺,最为直接的原因就是从洛阳观文殿中找到了楼船构造的残本,又花费了三四年的时间予以补全,才没有因为战乱在造船技艺上有所退步。
至于在冶炼,建筑等等行业,一统天下的前隋都可以说是集大成者,大唐代隋而起,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有前隋的影子。
传承的可不止是各类人才,更多的是书籍记载方面的东西,不显眼,却极为重要。
而今李破的目光从辽东转回了国内,就算不打这个赌,他也早就惦记上了温氏的藏书,在他看来,自然是与其秘而不宣不如公之于众,就算他打赌输了也是容不得温彦博拒绝的。
温彦博深深体会到了皇帝的恶意,无奈之下只能道:“陛下,家兄嗜书如命,那又是家里几代人之心血,不如这样,容臣些时日,抄录一些,再……”
看他那扭扭捏捏,又很心疼的模样,李破心中大乐,却也不会过于难为自家的尚书令,只笑着摆了摆手,“打个赌而已,看把你为难的。
朕也不是强人所难之人,你也随朕很多年了,什么时候见朕夺人所好过?”
温彦博心说,您这也太谦虚了,被您看上的东西,什么时候失手过?
李破,“这样,冬天里反正无事可做,过后朕派虞世南调些人过去抄录,抄本呢,你们温氏留着传家,原本都送观文殿典藏,卿看这样可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温彦博心都好像要不跳了,眼前也好像看到了兄长要死要活的样子,连连摇手道:“陛下还是饶了臣吧,那么多人进出府中,不知道的还以为陛下要抄了臣的家。
臣回去就把藏书都送去宫中,只是臣向陛下讨个情,家兄爱如性命的一些,还是把原本留下,不然臣实在不好跟他交代,这要是有个长短,臣这性命怕不是也要去了。”
李破拍案哈哈大笑,“温大雅爱书至此,可为佳话矣,上官仪……”
起居郎上官仪推门而入,“臣在。”
李破指了指温彦博,“你记一记,今日朕与尚书令以辽东战事做赌,尚书令趁机献藏书若干,尚书令彦博之兄,爱书如命,彦博为难之际,只得回去劝其兄舍命为国,可叹可敬矣。”
君臣在屋内说话,并未刻意收声,反正外面有人把守,不虞旁人听见,上官仪作为起居郎,就把在门边上。
君臣的对话倒是听了个七七八八,一直在琢磨回去之后要不要记上几笔,经过春猎行宫之事,上官仪越发谨慎自守,没初来时那么耿直了。
皇帝身边乃是非之地,一件小事可能就会要了人性命,而起居注上面,也不是什么事都能记的。
传闻一点也不可信,什么起居注不得经皇帝,后宫嫔妃之手,皆录官档,送入宗府密存云云,都是扯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