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王终于开口了,“这次尚宗旅出征,损兵折将,前几天,居然被周山一连攻破五座营寨,两万五千名将士或死或降,实在令朕痛心啊!”
孙术察言观色,上前一步,跪下启奏:
“皇上体恤将士,实乃军人之福。
然而,对于那些投降的将士,必须给予严厉的惩处,以儆效尤。
他们已经投降,但他们的家眷都还在这里,必须承担连带责任,这样才能起到警示作用。”
孙术的话刚说完,文官们纷纷附和,一致认为:
如果不对那些投降的将士加以惩处,其他将士一旦遇到不敌的情况,就会轻易地选择投降,这样一来,仗还怎么打呢?
殿下周致和见此,快步上前,双膝跪地,高声启奏:
“父皇在上,儿臣斗胆进言,万万不可株连啊!
据尚宗旅的报告所言,当时情况危急,事发突然,众将士被那滚滚浓烟熏得几乎失去了所有的战斗力。
而尚宗旅为了保护其他营寨,迫不得已关闭了第六营寨的寨门,导致前面五寨的将士们无法进入其中。
当时,周山的骑兵部队在后面穷追不舍,这些将士们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无奈之下,只能选择投降。
那些将士选择投降,实在是情非得已啊。”
武将们一起附和周致和的话。
太子周致雍听了这番话后,脸色瞬间变得阴沉下来,大声说:
“二弟不必为投降将士开脱,他们进不了第六营寨,可以回身与周山部队决一死战。
倘若能缠住追兵,尚宗旅必定打开寨门,全力支援,那时敌人必溃败,完全能反败为胜。
这本来是一个良好的消灭周山的战机,却因为雄辉等人投降,丧失了。”
孙术等文官齐声附和,认为太子言之有理。
武将们面露气愤之色,相互小声议论:
文官们站着说话不腰疼,战场上,骑兵对步兵发动冲锋,步兵几乎没有胜算,更何况那些步兵是溃兵。
如果回身交战,除了送死,没有什么作用。
可是这话是太子周致雍说出来的,谁也不敢说什么。
尉迟根实上前一步,“启禀皇上,臣认为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应商量如何击退周山,至于赏罚,等战事结束后再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