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庆王会和红龙教短暂联手。
那样一来,耗费时日就更长了。
对于周山来说,不想花太长时间来统一北安朝,他还要统一南安朝。
战争一旦启动,就要快,否则军费开支太大,各行各业都受到拖累。
现在来看,这两套方案都有缺陷,该用哪套呢?
周山反复比较,好几天不能下结论。
正焦灼间,卫坚允报告,说巡逻队接到报案,一条货船被红龙教水师抢了,货船上装的是杂货。
货主是望山县的孙掌柜,这船货被抢,他基本上就倾家荡产了。
孙掌柜知道红龙教水师祸害扬江航运,但他是生意人,不干就要关门,只能硬着头皮拉货,希望能侥幸运回货物·。
还是被劫了
以前,两军打仗,一般不祸害商人,可是红龙教不按常理干。
卫坚允来报告这件事,其实是希望太子批准他带兵进攻红龙教水师,他一直想报仇。
周山听到这个消息后,心中的迷雾突然被驱散,眼前一片清明。
他意识到自己之前的思路存在偏差,这段时间,他将如何快速统一北安朝作为选择方案的首要标准。
这个消息提醒他了,一个好的作战方案不仅仅实现快速统一,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到老百姓的利益和福祉。
绝不能忽略最根本的东西——老百姓的利益。
他决定改变自己的标准,将标准调整为哪种方案对老百姓的伤害最小,就选择哪种方案。
按照这个标准,很容易看出,第二种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对老百姓的生活影响最小。
这种方案在统一速度上肯定慢一些,但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社会秩序和人民生活的干扰。
只是前面已经分析过,第二种方案存在缺陷。
所以,他决定在第二种方案的基础上,设计出第三种方案。
那就是对红龙教武攻,同时对庆王实施文攻。
只要红龙教节节败退,对庆王的文攻就会有效果。
确定了方向,他先研究如何剿灭红龙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