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中文网

三五中文网>媳妇邓晓阳我叫李朝阳 > 第1201章 周海英慌不择路,丁洪涛东洪调研(第2页)

第1201章 周海英慌不择路,丁洪涛东洪调研(第2页)

丁洪涛始终凝神听着,不时在本子上记录几下,偶尔插话问一两个关键细节,没有对任何具体问题当场拍板做指示,显得十分谨慎。

等最后县政府办公室主任韩俊汇报完机关运转和后勤保障方面的常规工作后,我看向丁洪涛,说道:“丁书记,各位同志都简单汇报了。总的来说,在县委的领导下,县政府各项工作都在努力向前推,但困难也不少,底子薄、基础差的老问题依然突出。特别是明瑞同志刚才提到的交通问题,确实是我们的心腹大患。这方面,您是从市交通局来的领导,是专家,情况比我们熟,门路也比我们广。特别是工业园区道路建设,十分迫切,加上市里面给的200万,咱们可是还差七百多万,我们可是盼着您能给东洪带来新气象,帮我们多向上呼吁,争取些项目和资金啊。”

丁洪涛闻言,脸上露出一丝温和的笑意,用手指轻轻点了我面前的桌子:“朝阳县长,你这是给我这新书记上‘眼药’啊。七百万八百万,咱们一起使劲,或许还能有点盼头。这一千万,可就真是难为我了,市交通局也不是聚宝盆,家里的余粮也有限啊。”他用轻松的玩笑话化解了直接要钱的尴尬,随即神色转为认真,“不过,同志们刚才谈到的困难,我都记下了。很多问题是共性的,也是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关键是要找到突破口。”

他稍作停顿,将话题引向了工作思路:“刚才听大家汇报,我感觉县政府重点抓的‘四大工程’,方向是对的,也切合东洪的实际。但这个提法,更多是基于我们县自身的发展阶段提出来的。现在,于伟正书记到任市委后,立足全市发展大局,明确提出了‘三化三基’的战略构想,这是指导我们全市下一步发展的总纲。我们东洪的工作,包括政府工作的重心和提法,是不是也应该主动向市委的战略靠拢,在目标设定、工作抓手甚至总结汇报上,更好地体现和落实‘三化三基’的要求?这样也更有利于我们整合资源,争取市里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当然,朝阳县长啊,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不成熟的想法,提出来和大家共同探讨。”

丁洪涛这番话,说得很有艺术性,不是居高临下的指示,而是商榷的语气,但意图很明显,希望县政府的工作思路能与市委的最新精神对标。

我立刻表态:“丁书记,您这个提示非常重要,也非常及时。确实,‘三学’活动之后,我们的思想观念需要与时俱进,要紧跟市委的战略部署。将我们的‘四大工程’主动融入到全市‘三化三基’的大框架中去谋划啊。县政府这边会尽快组织专题学习,认真研究,对我们的工作思路和具体举措进行必要的优化和完善,确保县政府的工作始终与市委、县委保持高度一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次工作见面会,气氛总体融洽、务实。丁洪涛展现出了熟悉情况、把握方向的能力,我也表达了积极配合、主动融入的态度。散会后,已近中午十二点,大家便移步县委食堂用餐。食堂设在平房里,饭菜是简单的四菜一汤,土豆丝、烧豆腐、青椒肉片和一个炒青菜,外加一盆飘着几点油花的鸡蛋汤。在东原这样的伙食标准也算正常,只是很多本地干部不愿意吃食堂,都是回家或者自己解决。

县公安局书记田嘉明也参加了午餐。他穿着八九成新的警服,脸色比平时略显严肃。在饭桌上,丁洪涛很自然地关心起公安局的工作。

田嘉明简要汇报后,特意补充了一句:“朝阳县长一直非常关心支持公安工作,在很多实际困难上都给予了我们强有力的支持。”

丁洪涛点点头,语气肯定地说:“公安队伍是维护稳定、保障发展的关键力量,同志们很辛苦,县委县政府理所当然要当好坚强后盾。嘉明同志,包括你个人的进步问题,我和朝阳同志也会放在心上,会在合适的时机,积极向市委反映和推荐。”

午餐在平淡的工作交流中结束。丁洪涛到任东洪的头几天,给人的印象是沉稳、务实,不张扬,注重调查研究和平等沟通,熟悉基层工作规律,话语体系也能和县级干部顺畅对接,显示出在光明区担任常务副区长期间积累的丰富经验。

而在迎宾楼,市财政局党组书记赵东面前的茶杯已经没了热气,他看着对面脸色铁青的周海英,心里一阵阵发紧。

“大周哥,我的周大老板啊,你就不能听我一句劝吗?”赵东尽量让语气显得推心置腹,“于书记这次的态度,可不是闹着玩的,是动了真格。你想想,到了咱们这个份上,钱这东西,够花就行,何必非要争这口气?这迎宾楼目标太大,现在风向变了,该收就得收啊。”

周海英“哼”了一声,把手中的烟狠狠摁灭在烟灰缸里:“赵东啊!你呀少跟我打官腔!他于伟正新官上任,烧火立威,就能拿我开刀?我这迎宾楼,一砖一瓦,都是合法经营,照章纳税,哪点违规了?凭什么他说停就停?东原市几百万人,就不准有个像样点吃饭应酬的地方了?领导干部就都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以前钟毅书记在的时候,也讲廉洁,也没说不准开门做生意!他于伟正这分明是看人下菜碟,故意给我周海英难堪!”

赵东心里叫苦不迭,他知道于伟正那句“这事我管不了”,是一种极其严厉的警告,赵东知道,于伟正不会直接干预,但相关职能部门必然会严格执行他的意图。他压低声音:“海英,你冷静想想。于书记的决心啊,你我都清楚。硬碰硬,吃亏的肯定是我们。换个地方,换个名头,生意照样做,何必在这棵树上吊死?”

“我哪儿也不去啊!”周海英淡然说道,“我就在这开!我看哪个敢来封我的门!他于伟正有门路,我周海英也不是不认识人!真要撕破脸,恐怕也是两败俱伤嘛。

赵东知道再劝下去也是徒劳。他暗自摇头。此刻只希望自己不要被过于深入地卷进去。赵东清楚,于伟正刚来的时候根基不稳,还给了丁刚的面子,但现在王瑞凤和张庆合都已经十分明显占队支持于伟正了,周海英又仗着旧日势力不肯退让,赵东坐在对面,面色尴尬,走也不是,留也不是,正搜肠刮肚地想再劝几句,包间的门“哐”一声被推开了。

市公安局党委委员丁刚步履匆匆地闯了进来,他腋下夹着一个黑色的人造革公文包,额头上沁着一层细密的汗珠。进门后,他看也没看赵东,径直走到沙发前,很是爽快地将皮包往旁边空位上一丢,然后整个人重重地陷进了柔软的沙发里,发出了一声疲惫的叹息。那沙发明显承受了不小的冲击,弹簧发出轻微的呻吟。

“情况不太好啊!”丁刚喘了口气,声音压得低低的,“海英,刚收到确切消息,魏昌全撂了!在里面开口了,据说吐出来不少人,牵扯面可能很广!”

周海英闻言,像是被针扎了一下,刚才那股强撑着的嚣张气焰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整个人愣在当场,脸色由青转白。他猛地直起身子,紧紧盯着丁刚:“丁哥!怎么回事?消息来源可靠吗?他不是才刚被抓没多久吗?”

“千真万确!”丁刚抹了把额头的汗,语气急促,“这次是刑警支队孙茂安亲自上的手段,听说撬开他的嘴没费太大劲。人现在已经秘密押回东原了,但没关在市局看守所,也没在直属监所。我托内部关系打听了,几个可能的地方都没他的影子,非常有可能……是被带到下面哪个县局的办案点或者偏僻看守所异地关押了,这是要把他彻底隔离起来,深挖细查!”

听到“异地关押”、“深挖细查”这几个字,周海英只觉得浑身发冷,心脏猛地一缩。魏昌全给他父亲当了五年秘书,虽然老爷子周鸿基在政治上、经济上都还算谨慎,没什么大问题,但他周海英自己和魏昌全之间的往来可就密切多了。生意上的合作、人情上的勾兑,难免有些说不清道不明、游走在灰色地带的事情。别的不说,单就魏昌全能顺利逃到深圳藏匿,就是他周海英亲自给远在深圳做生意的商恒华打的电话,由商恒华出面安排的落脚点和关系。这事要是被捅出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周海英的声音有些发干:“我……我马上给老商打个电话,问问那边的情况!”他说着就伸手去摸桌上的大哥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