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去桃李村的山上却是因为不太熟悉,对她来说是处处充满了未知的惊喜。
刘二柱父子俩对吴静冬说到时候上山去打猎抓兔子。
吴静冬想起自己家里刚生下来毛绒绒的小兔子,心里充满了期待,终于露出了开心的大笑。
在集市上逛逛看看,看到有空出来的铺子要租出去,顺带过去看看,了解了解情况。
最后,看了几家铺子,吴静秋他们经过商量,决定租下集市主街上的一家铺子,铺面比吴家铺子小,胜在地段好,各方面也方便,就是要价得六两多银子一月,两个月起租就是十三银子。
吴家姐妹来刘家是带了钱过来的,他们知道租铺子得花不少钱。
刘家一下子还真拿不出来十三两银子这么多,吴家出了五两银子,他跟刘二柱都说是借的,日后要还。
吴静秋笑着说:“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舅舅,现在铺子租了,咱们得赶紧筹备开业的事儿,得想想卖什么,以及成本的问题。”
当天回去,刘家人待在堂屋里就此事展开了商议。
刘大力刘二柱刘青阳相继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其他人则是想先听听看吴静秋的想法。
“其实,方才舅舅们和哥哥说得都挺有道理的。
铺子不大,我认为可以从早上卖豆腐卖芽菜,然后同时做一些卤味的熟食,比如食材便宜的田螺肥肠猪肝猪头肉猪蹄,刚开始的种类不要搞多了,得看生意,生意好了可适当增添新品种,以免吃客吃腻了。
除了熟食,还可以做鱼丸,把人们遗忘的鱼皮也利用起来,今儿我看了一下,只看到集市上有卖鱼饼的不见鱼皮。
熟食这些可以一直卖到下午的。”
吴静秋今天晚上特意做鱼丸,还有买来的鱼饼。
刘老太黄珍香,大舅妈王秀儿,小舅妈方小娟,以及刘青木的媳妇儿张云云首次吃鱼饼,在吴静秋他们特意的隐瞒下,她们一致认为吴静秋做的鱼丸更出众。
刘家人多,上午下午可以轮流安排人去铺子里忙,同时还能兼顾家里的活儿。
像卤味的熟食暂时没在江尾镇的铺子摊位上见过,再加上还有豆腐芽菜等新奇的菜,吴静秋觉得刘家人开店是不会赔钱的。
“对了,还有韭黄,咱家地里的韭菜有没有割上一些,用木桶罩住根部?”
刘大力道:“罩了,前段时间青阳回来告知我们之后,我跟二柱就去地里按照他说的法子割了一些韭菜,距今有十天了。”
“再等几天去揭开看看。”
“韭黄出来了可以卖韭黄,还有红虾。”
聊到这里,吴静秋说起自家想大搞种植养殖的计划。
尤其是她在江尾镇看到了那么多无家无归,无食可吃的难民后,这个念头变得越发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