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失败了,戚继光是对的,当初戚继光就一直拦着,不让做,一来做不成,二来大明需要保持足够的卫军规模,来补充营兵。
就像是大唐的府兵制一取消,安史之乱就来了。
戚继光戎马一生,他太清楚了,职业营兵,能养现在这个规模,已经是非常不容易了,想要把边军也变成营兵制,根本做不到。
兵部终于明白了,军屯卫所本身是生产大于军事征伐,军事征伐并非主要目标,营兵主要职能是征伐,而非生产,这是一次嘉靖年间虏变倭患,产生的分工。
这个本质上的区别,让军屯卫所转化为营兵,难如登天。
“尝试嘛,成了自然好,不成也无碍。”朱翊钧则是满脸笑容的说道,他知道兵部的这次尝试,也知道很难成功,试一试也无妨,大明有这个容错的冗余,又不是万历初年,修个皇陵还要倒欠11万银。
朱翊钧看向了所有人说道:“戚帅上奏,还京营总兵印绶,举荐了李如松为新任总兵,戚帅你来说吧。”
戚继光坐直了身子,沉默了一下,才开口说道:“身体是最诚实的,容不得一点谎话,尤其是我这个岁数,大家也都看到了,我现在消瘦了很多,军伍征伐,乃是国朝大事,不堪重任,还是让贤为宜。”
身体是容不得一点谎言的,戚继光已经无法维持他壮硕的体态了。
这年头大医官对糖毒消渴,也是束手无策,就只能饿。
饥饿是一种酷刑,因为体脂率不断降低、训练量减少,戚继光已经无法维持自己的肌肉规模,现在他这个看起来有点瘦弱的身躯,一层薄薄的脂肪,已经撑不起大战了。
当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现在戚继光打十个正值壮年的士大夫,还是没有问题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戚继光反对陛下增重刷脂扩大肌肉量,因为反复增重刷脂,就完全模仿了战场环境,打仗前,吃个将军肚,打一仗变瘦,如此反复折腾,一定会有糖毒消渴的症状。
“我觉得我行!”李如松闷声闷气的说道:“因为陛下说我行!”
戒骄戒躁的李如松,完全当得起帅才这个称呼,他觉得自己可以,当此大任。
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彼此的眼神里,都有些无奈,戚继光交还帅印,能拦着陛下的人,又少了一个。
戚继光作为帝师,作为万历维新功臣,他其实是有自己想法和主张的,偶尔也会劝说陛下在戎事上一些异想天开的想法。
比如陛下就想一战灭掉倭国,就被戚继光拦住了,可以发动第二次灭倭战争,但毕功于一役,就有点太瞧不起倭国了。
但李如松就不一样了,李如松没多少自己的想法,皇帝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
和申时行的情况类似,陛下和张居正可以互相拍桌子,申时行可不敢,也不能跟陛下拍桌子。
廷议全票通过了李如松担任京营总兵,这件事也没什么好争执的,主要是有戚继光看着,暂时出不了乱子。
“大学堂严出。”申时行拿出了奏疏,面色凝重说起了召开这次廷议的主要目的。
“完全没必要,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完成学业,上岗了,自然就什么都会了。”曾同亨立刻说出了自己的反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