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中文网

三五中文网>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丹心碧血,永耀日月;忠烈之气,长贯乾坤(第2页)

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丹心碧血,永耀日月;忠烈之气,长贯乾坤(第2页)

最重要的就是实力的提升了,不客气的说,现在大明军打仗,只要将领不犯蠢,稳扎稳打,就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答案就在陛下身上,大明已经振武二十年,陛下的忙碌,有一半的精力都放在这上面,一个没有多少天赋的人,能够虎力弓十矢皆中,这种毅力,李佑恭真的真的很想说,非人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在振武之前,京营、京畿军兵十万人里,只有二十七个人开的了虎力弓,并且三矢皆中,一百二十斤的弓,真的太重了。

李佑恭欲言又止,最终没讲出来。

“有话就说,之前什么都敢说,现在到了御前伺候,吞吞吐吐算什么样?”朱翊钧看着李佑恭的样子,笑着骂了一句。

“陛下,戚帅讲过一个神通广大的贵妇人,把书信写到了前线的事儿,这事儿臣也是知道的。”李佑恭面色复杂的说道:“臣从东征凯旋后,专门仔细了解了下情况。”

“密云卫世袭的指挥佥事的妇人,这位老妇人今年都七十多了,他的丈夫、四个儿子之前在马芳手下任事,全都死于边野,在大同左右卫战死沙场,满门忠烈。”

“老妇人写信到前线希望马林照顾一二的那个把总,也不是老妇人的亲儿子,是他丈夫战友托孤,过继到他们家名下的孩子,为了不让香火断绝。”

李佑恭希望陛下能够理解一下这位神通广大贵妇人的舔犊之情,满门忠烈,过继到自己名下的战友遗孤,又上了战场,而且是儿媳一直哭,两个孩子也跟着哭,才不得不写了这么一封书信。

“嗯?”朱翊钧讶异的看着李佑恭,他是真的第一次了解背后的隐情。

等到彻底了解后,朱翊钧才理解治军以严苛着称的戚继光,为何没有对这件事进行任何的追责,人之常情,理当照顾一二。

在了解到事情全貌之前,千万不要做出下意识的评判,否则一定会失准。

朱翊钧琢磨了下,还是决定干点自己擅长的事儿,开始上磨,继续处理奏疏,才是他应该干的,戎事他的确不太擅长,他累积了二十多年的经验,确实非常擅长理政。

杭州府知府上奏,新铸造了四个罪臣像,放在了岳鄂王岳飞的墓前,之前那四个罪臣跪像,时间久了,都看不出原来的模样了,和过去的样子一模一样,已经铸好了,直接进行了更换。

大明的武圣是岳飞,所以更换跪像这种事,一定会报闻朝廷。

朱翊钧朱批了这份奏疏,他其实发现一个很古怪的事儿,就是汉人并没有表面上那么的大度,睚眦必报其实已经刻到了骨髓里。

秦桧都过去多少年了,活着的时候,被临安人骂为秦相公是细作,甚至有人在临安城里四处张榜贴这句话,秦桧死了,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秦桧也一直在岳王爷的坟前跪着。

甚至油条也叫油炸鬼,炸的就是秦桧,但凡大人给孩子买油条,都要给孩子讲讲秦桧这个奸臣。

一个自己家的叛徒,被翻来覆去骂了几百年,仍然不解恨,跪像坏了还要再铸一个。

就是这么记仇。

其实这完全解释了,大明朝士大夫,为何对大明皇帝在倭国制造的杀孽,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提都不提,因为士大夫嘴上满口的仁义道德,内心深处,其实也是睚眦必报,百世大复仇的理论。

从秦桧一事上就能看得出来,这是真的记仇,不是假的。

次日清晨,朱翊钧专门起了个大早,召集了文武百官,徒步向着金山陵园而去,这是早就确定好的典礼。

每次有大仗打完,将帅军兵凯旋,就会在金山陵园祭祀英烈祠的英烈,大明皇帝、皇后、太子、所有在京文武官都要在德胜门等候,徒步向金山陵园祭奠。

国家大事,在戎在祀,打了胜仗,告慰英烈,乃应有之义。

今天的风有点大,朱翊钧还特意让李佑恭去内帑取了暖耳,四品及以上的臣工每人发了一个,不过四品以下的官员,就得自备暖耳了,不是内帑没有,这是规矩,四品以下官员连大宴赐席都没有座位。

暖耳真的不值几个钱,但有还是没有,是一种重要程度的代表。

朱翊钧没有坐车,而是一步步走进了金山英烈祠,整个金山是大明英烈的埋骨地,在山脚下,有数间宫殿,礼部官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对于违背礼法的英烈祠,视而不见。

整个英烈祠,完全是按照皇陵的规格修建的,从礼法看有点僭越的嫌疑,但没人敢大声说这不应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