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真是一将功成万骨枯。
“我不太认同这个制度,但眼下,却是最合适的。”权天沛谨慎的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原则上反对,实际赞同。
秦国这套办法,最适合穷鬼国家了,此时此刻的金山国,就是穷鬼中的穷鬼,杀人立战功,确定社会地位、田亩、宅院的办法,太适合开拓了。
“骆帅以为如何?”朱翊镠收回了奏疏,将奏疏递给了骆尚志。
“殿下觉得可行,那就可行。”骆尚志没看奏疏,先回答了朱翊镠的问题后,再打开了奏疏,文绉绉的话看起来有点麻烦,但骆尚志还是看懂了,而且看出了些问题来。
不过骆尚志没有说,他是陛下委派保护潞王的将领,三年期满,他就回到大明,前往南洋任南洋水师总兵,金山国事,骆尚志从来都是听命行事。
这套办法好,但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没有足够的制度,来防范暴力的失控。
孟金泉看着骆尚志的神情,略有些无奈,他这套秦法掏出来的主要目的,不是夷人的脑袋,而是骆尚志这个人,确切地说,他想把骆尚志留在金山国。
奏疏里缺陷,或者说对军队缺少足够的约束,目的就是让骆尚志看到在金山国做大将军的好处,几乎为所欲为。
但骆尚志根本不为所动。
“为何吕宋、旧港、金池等地不用秦法?”朱翊镠问出了自己的疑惑,这个制度这么适合开拓,可是吕宋、旧港、金池,都不使用这种办法。
孟金泉稍加斟酌,低声说道:“殿下,金山国是大明藩属国,和总督府还是有区别的,几位总督有自己的顾虑。”
潞王就藩是分家,总督府是大明总督府,性质完全不同。
孟金泉小心的提醒了潞王殿下,几位总督府不是不知道,也不是不想,而是做不了,他们不能胡闹,否则他们的子嗣们,连回大明都难如登天,慢慢的就被同化成了当地的夷人。
为了避免殷宗信所言的退化,各总督府总督们可不敢这么胡闹,秦制这东西,多少有点犯了忌讳。
朱翊镠身份不同,他无论怎么胡闹,都不会招致圣怒,招致陛下的忌惮,潞王府的子孙无论如何都可以回到大明,避免殖民者本地化的退化问题。
“如此,那孟长史就负责此事吧。”朱翊镠综合了各方意见,确定了孟金泉的谏言,行秦法秦制,军功开路。
开辟这条路,中原王朝也走了四千多年了,该怎么走,老祖宗早就铺好了路。
吕宋、旧港、金池总督府不用这套办法的原因也很简单,他们不是穷鬼,他们离大明都不算远,是小三角贸易最重要的一环,是倭奴、夷奴的接收地,是原料生产地,他们足够的富有,不需要用这法子。
对于潞王而言,这根本就是别无选择之事。
金山国缺乏足够分量的国朝构建核心,他朱翊镠算是威权核心,但制度是另外一个核心,对于穷鬼中的穷鬼而言,金山国只能用这套办法,来划分社会阶级,而后去分配利益。
权天沛和骆尚志选择了离开,孟金泉和赵穆,留在了勤王殿的御书房,孟金泉把奏疏的后半部分交给了潞王殿下,如何约束暴力,是中原王朝历经千余年总结的经验和教训,孟金泉自然有设计。
“殿下,如果无法留下骆帅,这对金山国而言,是巨大损失,臣斗胆,骆帅一走,恐怕还有纷乱。”孟金泉重重的叹了口气,骆尚志三年期满离开,将会是金山国成立以来,最大的考验,甚至是生死考验。
“我也想留下他,但骆帅志不在此,屡次议事,骆帅都是听命行事。”朱翊镠有些无奈的说道:“皇兄答应了我几乎所有的请求,除了骆帅留任金山。”
赵穆思虑了片刻,低声说道:“殿下,可给许诺骆帅,五年内,拿下墨西哥!”
“骆帅回到南洋,也就一个安南国而已,倭国已经是苟延残喘,蒙兀儿国是个粪坑,而且,关键是目前为止,整个西洋,没有发现银矿,但墨西哥有银矿,而且还是三个、每一个都能开采数百年之久的矿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