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萧雨晴多说什么,老农已经匆匆离开。
而张为民似乎对这个老农的表现并不满意,给了一旁的宣传干事一个锐利眼神。
很快,又有一个中年妇女进入视线。
这个中年妇女应该40出头,尽管刻意伪装的很低调,但动作却有些概念。
很明显,跟普通乡里务农的妇女有着明显的区别,肤色很好,不像是经常下地那种。
唯一的区别,身上的衣服有些脏。
但不像是日常痕迹,反倒像是故意弄脏。
看见卫生院的门口站着记者,她也没有避讳,而是主动走了过来,“哎呀,怎么这么多人,张书记您也在呀?”
听见这个妇女一副亲切的口吻,张卫民随即上前搭话,“大姐,您今天怎么也来卫生院了?”
女人接话道:“我来给婆婆取药!”
张为民点了点头,“这位是省台下来的记者,专门来了解咱们民进乡的医改情况。”
女人主动说道:“原来是省台的记者,你们好。”
萧雨晴问道:“大姐,现在卫生院取药方便吗?”
女人刻意操着浓重的乡音,“方便,简直太方便了!”
“多亏张书记推行的‘送医下乡’,我婆婆的降压药现在在家门口就能买到了!”
萧雨晴继续问道:“能具体说说药品降价幅度吗?据我所知,国家为了降低咱们农民的负担,推行了一系列的药品降价措施。”
女人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当然可以呀!”
“感谢国家的支持,也感谢乡里的支持,现在买药比以前便宜多了。”
“就比如这盒阿托伐他汀钙片,去年卖五十三块八,现在二十八块。”
“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我们老百姓的负担!”
“感谢乡里的领导对政策的落实,要不是乡领导的监督,我们老百姓啊,也用不上这么好的便宜药,更不敢奢望在家门口买药了!”
这次的回答不光没有磕磕绊绊,而且应对如流。
只不过,任谁都听得出来,演的成分过重。
而且这个女人,十有八九也不是务农妇女,而是早就安排好的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