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中文网

三五中文网>回档:换个姿势再来一次 > 第1596章 只生一个好(第4页)

第1596章 只生一个好(第4页)

“还有分析,什么情感倾向、热点追踪、传播路径预测,靠什么算?靠你的脑袋瓜?”

“那肯定不能,把我脑子烧成渣渣也不成啊。”

马主任没理他,自顾自说道,“第二,合规关。你爬人家的网站,抓人家的发言,算不算侵犯隐私?算不算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擦边球打不好,是要吃官司的。到时候,你让谁上?别给我提那个祸害。”

李乐笑了笑,“不能,脏。”

“第三,人员。一个平台,需要什么样的人?懂技术的工程师、搞算法的科学家、能写分析报告的专业舆情分析师、懂市场运营的销售、处理法务合规的专员。。。。。”

“最后,市场关。想法再好,卖给谁?你怎么证明你的分析比别人准?你的预警比别人快?你的报告值那个价?商业模式怎么设计?是卖软件?卖服务?还是卖报告?怎么持续造血?””

“这些,都是问题啊。”马主任一口气说完,刚要探身,小李狗腿更快一步,把茶杯递了过去。

马主任接了,抿了一大口,看向李乐,眼神复杂,“李乐啊,学术归学术,真要把想法变成公司,变成产品,这里头牵扯的东西。。。。嘿,多了去了。”

李乐安静地听着,脸上没什么波澜,心里却飞快地转着念头,老头这是啥意思?给自己上课?还有,他对这套咋这么熟悉,一套套的?

可主任的话不能掉在地上,自然反应一般,笑道,“主任说得对,句句在理,醍醐灌顶。要不怎么说姜还是老的辣,主任就是主任,一眼就看到根子上了。”

“少给我戴高帽。我懂什么?不过是见得多了,踩过的坑。。。。。”马主任顿了顿,像是想起了什么,语气里带上了点不易察觉的唏嘘,“你们想搞的这个,其实别人早些年就开始搞了相似的,二分校那边搞的那个信息检索平台。”

“二分校?啥意思?咱们学校还有分校?”

马主任的带着回忆,“就是现在的燕信学院,早些年的事儿了,后来独立出去升格成学院了。大概,九几年吧,他们牵头,联合图书馆学、计算机几个系,搞了个平台,要搜集整理各类社会新闻、政策动向、民间舆情,搞个数据库,做分析。”

“当时还来咱们系里要过人,说需要社会学背景的分析师,帮着理解社会现象背后的脉络。咱们系还真派了两个人过去协助搞内容分类和意义解读。”

叹了口气,“人家那会儿,也是白手起家,摸着石头过河。可架不住人家方向抓得准,路子走得对。计算机技术是核心,图书馆学有资源整编的经验,再加上点社会学的边角料,嘿,现在可了不得了。”

李乐敏锐地捕捉到马主任语气里那丝微妙的“不忿”和酸溜溜,顺着话头问,“主任,他们现在,做得很大?”

马主任嘴角撇了撇,带着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人家翅膀硬了。依托那个平台的基础,拉出去单干了,注册了公司,叫什么燕信科讯。”

“现在可牛了,跟中新社、政策研究室,还有好些个部委、省市的业务,听说,还要上市。”

听话听音,李乐适时地表现出惊讶和兴趣,“他们主要做什么?”

“具体业务细节人家也不会跟我汇报。”马主任哼了一声,“不过听说是把技术、数据和社会分析结合得不错,专攻高层决策支持,门槛高,利润也厚。算是走出了一条路吧。”

“看看人家,再看看咱们系那个半死不活的社会发展咨询中心,一年接不了几个项目,收点咨询费还不够发补贴的,唉。”

李乐心里亮堂了。

马主任这哪是单纯感慨,分明是有点儿那啥。看看,社系当年也出了力,如今却只能看着人家吃肉喝汤,自己这边守着个半死不活的“社会发展咨询中心”,接点零敲碎打的调研项目,勉强维持生活这个样子。

心念电转,试探着开口,“那,主任,您看,人家燕信能搞起来,咱们社系有深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那是他们搞技术的比不了的。现在大数据、网络社会这些概念越来越突出,这不正是咱们发挥特长的时候吗?”

观察着马主任的神色,李乐继续道,“您看生科院,依托实验室搞生物技术公司,化院有新材料中试基地,计算机那边软件公司好几个,物院、建景院更不用说,哪个院系下面没个把有关联的公司?”

“就连人老地质系,不也办了个珠宝鉴定公司?咱们系,就守着个半温不火的咨询中心,资源白白浪费了不是?”

“我觉得,咱们完全可以借鉴燕信科讯的成功经验,但走我们自己的路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