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比较通俗的解释,政治就是权力和秩序和谐统一。
以权力建立秩序,再用秩序来稳固统治者的权力,而被统治者则通过秩序来获得安全感和经济收益。
换言之,政治就是权力和利益的分配,而政治家括号统治者,就是制定分配原则的人。
从这个角度上说,权力分配才是政治的核心,过分强调经济规律和所谓的民意,却忽视分配原则的人,一般就被称之为不懂政治。
于振清就属于此类型。
刚刚的那番话,其实在李光旭当政期间就说过多次了,有一次还在常委会上公开和李大人辩论过,据说当时他引经据典,妙语连珠,把高高在上的李大人驳斥的哑口无言,最后只能拂袖而去。
从那之后,于振清就落下了个书生意气,不懂政治的八字评语。事实上,书生意气四个字,还是后来李光旭在公开场合比较委婉的说法,最初用的是空谈误国!
估计是身为市委书记,以如此严厉的口吻评价手下的常务副市长,多少有点不合时宜,这才改成了书生意气,毕竟,这书生意气还是带着几分褒奖之意的。
其实,有很多专家学者都对过分依靠房地产和外贸出口的经济模式提出过质疑和警告,但在当时的大环境下,这些声音毫无例外的都被淹没了。
房地产的高速发展,给地方政府带来巨大的财政收入,拉动了相关配套产业,而外贸出口则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让中国获得了世界工厂的美誉。
然而,一片欣欣向荣的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危机,只不过很少有人能够提前看透这一切罢了,或者说,也许有的官员提前预判到了危机,但他们都太懂政治了,为了确保自己的政治利益,而故意选择了沉默。
毕竟,人的政治生命是有限的,从默默无闻的公务员熬成执政一方的父母官,哪个不是摸爬滚打了几十年,能站在人生巅峰,大权在握,不过就是十多年罢了,即便在这十多年里,身边还有无数双眼睛在盯着屁股下面的宝座,随时准备取而代之,所以,官员们更多考虑的还是如何稳固自己的位置,至于若干年后经济朝哪个方向发展,那就太遥远了。
林海是介乎于懂与不懂之间的一种存在。
他既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但也深知权力分配的重要性,所以,当于振清的书生意气和李慧的老谋深算发生冲突的时候,他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回避和调解。
“于副市长,你先别着急,李书记叫停银行贷款,也并不意味着要放弃柳杖子矿的复工复产呀,再说,你给李书记打过电话确认了嘛?是不是有误会呀。”他笑着道。
于振清叹了口气:“我打了两个电话了,但她都不接。”
“不至于吧,你是常务副市长,还是市委常委,李书记怎么可能不接你的电话呢!”林海笑着道。
于振清苦笑:“我还能骗你不成,她就是不接嘛!”话音刚落,他的手机却响了,拿出来一瞧,顿时就没话了。
来电话的正是李慧。
“你看,李书记给你回话了呀,赶紧接吧。”林海笑着道。
于振清迟疑了片刻,这才把电话接了起来。
“你好,李书记。”
“你好的,振清同志,我在你办公室呢,工作人员说,你刚才急匆匆的走了,也没打招呼。”听筒里传来李慧清脆的声音。
李慧居然跑来市政府了,这可有点意外。
“哦,我在林副市长这儿,你稍等,那我马上回去。”于振清说道。
李慧听罢,又接着说道:“正好,你把林海也叫过来吧,咱们仨正好开个小会。”
挂断电话,于振清的情绪明显不那么激动了,他笑着对林海说:“走吧,李书记让你也过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