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公主请了不少京中小姐赏花,赏的兰花与睡莲。
春晓进入花园,被领到大公主面前,大公主今年已经二十四岁,是大皇子没出生前唯一活下来的孩子。
大公主的模样只能算是清秀,因像圣上多一些,长的并不出众,二十四岁在古代已经年老色衰,大公主的打扮偏暗色料子。
春晓大方的向大公主见礼,“臣女见过公主,愿公主长乐安康。”
大公主敏舒心里不喜杨春晓,父皇对杨春晓比她这个亲女儿好,心里再不喜,面上亲昵笑道:“快平身,大半年不见,假小子成了闺秀,本宫刚才差点没认出来。”
春晓站起身,看向封嬷嬷,“都是封嬷嬷的功劳,臣女才有今日的模样。”
大公主对封嬷嬷点头,“父皇的人都错不了。”
春晓当听不出大公主语气里的酸,笑着道:“嬷嬷的确能干的很。”
大公主招呼春晓上前,拉着春晓的手,“本宫听闻你有个表姐,今日怎么没一起带来?”
春晓懂了,隐瞒杨家消息的是大皇子,“表姐昨日与舅舅相见哭红了眼睛,臣女让她在家中休息。”
大公主拍了拍春晓的手,姿态亲昵,“田家能回京是幸事,本宫佩服你,你倒是真舍得。”
春晓闻到大公主身上的香气,目光看向大公主敏舒的荷包,笑了笑道:“臣女受到外公倾囊相授,只要外公能回京城,哪怕是舍命,臣女也是愿意的。”
大公主点了点头,“你是个重情义的好孩子。”
重情义好,大弟就需要重情义的人。
春晓语气忧愁,“只是表姐被点错鸳鸯谱,就是不知道柳家愿不愿意放表姐归家,臣女希望两家能和平解决。”
大公主笑意加深,“你这么重情义,愿望会实现。”
春晓一直等人上门告知她谁的手笔,现在大皇子跳出来,既然施恩于她,那就施恩的彻底一些。
又有一位小姐被引到花厅,春晓看过去被满头的珠光宝翠晃了眼,这位小姐身着织金锦做的衣裙,金钱的味道扑面而来。
封嬷嬷低声介绍,“这是吏部尚书的嫡幼女。”
春晓感慨一句,“吏部陶尚书的家底真厚实。”
瞧瞧陶小姐头上的珠翠,再看看织金锦的料子,满身金钱的气息,她一身行头只是人家的一个零头。
大公主敏舒没等陶姑娘行完礼,已经热情的派人扶起陶姑娘,“云雅,快来本宫身边坐下。”
陶云雅不客气大步上前,斜眼注视着杨春晓,“公主,她是谁?”
敏舒公主笑着介绍,“她就是名满大夏的杨春晓,你们年龄相仿,日后多来往。”
陶云雅语气骄横,“你就是杨春晓,长的也不怎么样。”
敏舒公主对春晓面露歉意,解释道:“这丫头心直口快,她的母亲是太后的亲侄女。”
春晓自从见过陶家的嫡长子,回来就询问过封嬷嬷陶尚书的家庭情况,并不意外陶云雅对她的恶感,
春晓抬手摸自己的脸,笑的坦荡,“容貌是爹娘给的,臣女对自己的容貌很满意,圣上夸过臣女的容貌周正大气,话说臣女像父亲甚好。”
陶云雅憋气,这人拿圣上压她,敏舒公主不喜欢杨春晓,更不喜陶云雅,这位比她这个公主在太后面前有脸面,没少下她面子。
敏舒公主摇着扇子,“你们小姑娘就是活泼,哎,本宫老了。”
春晓心里无语,二十四岁在现代风华正茂,结果在古代年老色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