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着!钦差大人,您说刘明府贪赃枉法,要革其功名打入大牢,可有证据?”
万启明上上下下打量这老头一眼:
“自然有!”
那老头又一顿拐棍:“那请钦差大人出示一番,以让在场众多乡绅见证。
您乃钦差,治查的应是在任官吏,刘明府告老十数年,没有确证便捉拿一个曾为朝廷流过汗的告老之臣,恐是百姓真不会服。”
万启明听得这话,又见得这么多乡绅看向自己,本能的就想掏袖子里那张老地契。
姜远上前一步,看着这老头笑道:
“老头,你又是谁?此地是出示证据的地方么?你别以为年纪大,就可藐视钦差大人!敬老可不是你的挡箭牌!
来人,先将刘清河押回府衙!”
“慢着!”
这老头被姜远一怼,气得握拐的老手轻颤,一双老眼盯着姜远:
“老夫董先忠,乃兴景二年进士,曾官至吏部郎中!
老夫在朝为官时,先帝曾言,治吏当循律,断案须有据!
刘明府虽是告老之身已脱官职,但其有先帝赐授文林郎之誉,要革其功名当先上报吏部,经尚书省核准方可。
今日钦差大人若是不当众出示一番罪证,实是难服众!也于律法有违!”
姜远斜着眼看着这老头:
“董先忠是吧?你倒是对大周律挺熟,不愧干过郎中的人。
你这言语偷梁换柱也玩得挺利索,钦差代天巡狩如天子亲临,何须经吏部、尚书省?”
董先忠怒道:“话虽如此,但众多楚洲乡绅在此,钦差大人若有确证,出示一番又如何?
再者,老夫与钦差大人说话,你又是何人,敢代钦差大人答话!”
姜远淡声道:“董先忠,我若是你,就好好享受告老之后的日子,多活几天不好么?
我是谁不重要…”
姜远缓缓转了个圈,目光扫过宴客厅里的一众宾客:
“刘清河的罪证自然是有的,诸位乡绅想在此地一看么?”
“钦差大人,若有刘明府的罪证,拿出来一观也好。”
“刘明府为官时一向清廉,我等自是不信他会贪赃枉法,若无据拿人,怕是伤了为朝廷出过力之人的心啊。”
“对啊,刘明府若真有罪,在此出示一番证据,咱们定当与钦差大人一同鄙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些乡绅哪个不机灵,刘清河在济洲任县令已是十几二十年前的事了。
就算他当年贪赃枉法了,过了这么年怕是也没什么证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