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杀姜远,崔进名也要死在姜远与万启明手里,反正都是个死。
与其如此,崔录景不如先站在道德至高点上,避免赵祈佑以此为破点,向整个崔家动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如此一来,还有个好处,若是崔录景坐视旁支被杀,那他定要背上护不住族人的骂名。
这名声就坏了。
但若主动大义灭亲,这就完全不一样了,崔录景可以在朝堂与民间得一个大公无私的名声。
赵祈佑要想对崔氏主脉动刀,就会有些顾忌,擅动了崔录景,说不得要得个残害忠良的恶名。
所以,西门楚才会说,将崔进名这条旁支当废物利用,这其实是对崔录景有好处的。
若不是大周律规定,袭杀王侯与钦差诛连九族。
崔录景毫不怀疑,赵铠与西门楚又是另一种骚操作了,定然会唆使崔进名公然袭杀姜远与万启明。
崔进名写信来求援,他恐怕做梦也不会想到,求援不成也就算了,自己几百口子人的命,反倒成了成全崔录景名声的工具。
三人相议妥当后各自离去。
崔录景回府后,写了一封信,让崔进名的护卫快马送回济洲。
当崔进名收到信后,展开一看,上面就一句话:万事勿忧,天塌不下来。
崔进名看得这句话,提着的心又放回了肚子里,有族兄撑腰,钦差大人又如何。
不过崔进名也没完全将宝押在崔录景那里,如果到时事情有变,他说不得该下狠手就下狠手。
就像当年悄无声息弄死万启明他爹一般。
所以,崔进名弄了两个心腹护卫进了济洲县衙当差,以便随时盯着万启明的动向,打探消息。
但随着在衙门当差的那两个心腹送回来的消息,万启明与姜远、夏千海并未在济洲县城停留。
而是径直去了济洲水军大营,而后坐了船直奔楚洲而去。
这让崔进名又疑惑起来,难道万启明不是冲自己来的?
随后又得知,柯凤章回到县衙后,便因风寒生病不起了,崔进名便借故去探望了一番,也没问出什么来。
而此时的姜远与万启明、夏千海早已乘明轮船到了楚洲。
对于姜远与万启明的突然到来,却是将府尹李锦书吓了一跳。
万启明打着巡狩济楚二洲事的名头前来,换谁不害怕。
李锦书翻着肚子想了一遍,也没想出来自己哪儿犯了事,竟引得侯爷与钦差齐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