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这,这座名为“冰山”的“精神旋涡”的来源,也变得明了起来。。。。。。。
简单来说,他来自那些被悬挂在高处,陷入深度睡眠的实验品玩家们的回忆。
更准确的说,是那些痛苦、记忆犹新,塑造了他们性格或决定他们困境的回忆。
这些无法逃脱的记忆被交错在一起,再被具象化,就成为了这个巨大的迷宫立方体。
说到这,无人解释,高异也已然理解了“冰山”这个代号的由来。
一座漂浮在海中的冰山,只有一小部分是显露在水面之上的,而绝大部分,那些最为黑暗和神秘的内容,都隐藏在海底的深处。
所谓“冰山理论”也基此产生,认为?事物显性部分只是表象,隐性部分才是本质。
而出现在“精神汪洋”中的“冰山”,也正是如此。
一方面,那立方体迷宫也如同冰山一样,只有一小部分浮现在“精神汪洋”的表面,绝大部分都处于海面之下。
另一方面,那立方体的表面也只是其整体的一小部分,内部那由回忆和梦境组成的迷宫,才是其本体。
“冰山”,确实是个好名字,高异不由感叹了一句。
而且听上去,这“冰山”的内部很有意思,应该很值得探索一番啊。。。。。。
郭厂长也有同样的想法,在了解了“冰山”后,她产生了强烈的探索冲动。
一方面,自然是科学家对未知事物的强烈探索欲。
另一方面,则是“冰山”实在是个难得的优秀实验对象。
不同于绝大部份“精神旋涡”的暴躁、混沌和来得快去得快,这个立方体迷宫实在是过于稳定了。
外部形态几乎不会变动,坐标位置只在很小的范围内改变,本身还不具备任何攻击性。
甚至最初观察到这座“冰山”的时候,“工程部”的实验人员甚至没意识到他们发现了一个“精神漩涡”,而只认为那是一个比较大“精神实体”。
但很快他们便发现,那稳定的外表下,这立方体迷宫内部包含着巨量的精神能量。
如果能将其研究明白,也许就可以理解“精神旋涡”的本质。
也是在这种想法的驱使下,一场针对“冰山”的探索活动很快被计划出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几乎所有“工程部”成员都被调集了起来,进入了紧张的准备工作之中。
由于不知道那“冰山”什么时候会出现变化,“工程部”内的实验人员们不得不加快动作,很多前期工作其实做的并不完善。
回过头去看,这显然为后续的意外埋下了祸根。
“我没法真正理解那‘精神汪洋’是什么样子,也不清楚里面究竟发生了什么,但我知道,情况很糟糕。。。。。。”
冬寂的声音变得有些消沉,情绪显然也随着回忆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