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中文网

三五中文网>重生北宋之我师兄岳飞 > 第1955章 度支院内辖巨富,利剑高悬三口铡(第2页)

第1955章 度支院内辖巨富,利剑高悬三口铡(第2页)

这一成税赋确实是拨给南清宫与九王八侯的俸银,其中九成归南清宫所有,就连他这位太上皇,也要不出这笔钱来。

也正因如此,赵佶才不得已同意由梅执礼接管宫中用度,得了答案,梅执礼只得悻悻而归。

不过梅执礼当时出于好奇,又暗中探查了一番,最后竟发现这笔银两并未被简单地积藏府库,而是通过商贸重新流回大宋。一进一出之间,利翻数倍,其中流转的路径与规模,已远非他一个户部尚书所能查清。他唯一能确定的是,“南清宫”三字背后,所代表的绝非虚名,而是一片深不可测的金山银海。

如今,这座金山竟要尽数划归度支院掌管,若院正仅是个寻常尚书,梅执礼绝不相信他有资格从容调配这泼天的财富,也正因如此,方才他才与张叔夜有那几句语带深意的对谈。

就在梅执礼尚自愣神之际,朝堂上那些早已学得精明的群臣,已纷纷出言附和起来。不少人眼中甚至流露出不加掩饰的惊喜。他们虽然不知南清宫背后的商路意味着什么,却清楚地知道大宋的赋税有多少,而经手其间,可捞的油水又有多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众臣这般心思,自然瞒不过高踞御阶之上的赵斌,也逃不过李纲这些在朝堂沉浮多年的老臣眼睛。不过今日最为要紧的,是将这一桩桩新制落实下去。至于制度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弊端,自家陛下早已有所谋划,所以李纲等人乐得静观其变,只看群臣将度支院这“钱袋子”越夸越高,越捧越响。

这边厢,一位大臣率先出列,躬身礼道:“陛下此策实乃上上大吉!昔贤有言:‘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今陛下为税制专设一院,日后税赋征收必更得其法,百姓生活必能日益富足,臣等为天下黎民贺!”

话音未落,又有一臣持笏上前,声音沉稳:“陛下,臣尝闻古之论政者言:‘盐铁之利,所以佐百姓之急,足军旅之费,务蓄积以备乏绝,所给甚众,有益于国,无害于人’,今既设度支院,专司天下赋税,臣以为,莫若将盐铁专卖之权亦归此院统辖。如此,则天下财源归一,调拨有节,出入有度,用转之间必能如意顺畅,更利国计。”

赵斌端坐龙椅,目光缓缓扫过殿中称颂不绝的群臣,待声稍歇,方沉吟着开口:“如此说来,朕设立度支院,诸位皆无异议?”

“陛下圣明烛照,臣等拜服!”

“此策上利社稷,下益黎民,臣等愿竭诚以从,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看着群臣纷纷点头,赵斌当下点手示意赵忠,这老仆见此情形,当下将手中黄绫收入右侧袖内,转而从左袖内抽出一卷黄绫,也就是今日这老仆穿的是绯色官袍,宽袍大袖,不然群臣真好奇这位的身上能不能带下这么多道圣旨。

赵忠肃然躬身,双手接过皇帝亲手所书的黄绫敕旨,转而面向群臣,声彻丹墀。

“朕绍承天命,统御万方,思所以阜财利民、强兵足国之道。今创立度支院,总天下财赋,司调拨盈虚之权。自今而后,凡税赋、盐铁、官产、商榷所入,尽归该院统辖;百官俸禄、军需边费、工程赈济等一应度支,皆由此院核发。”

“度支院设八司,并总领天下二十四道转运司,其制如左:一曰度支司:主天下岁计,考其出入,制其会计。每岁终,汇造《度支条贯》,具列一岁所入所出,务使赋有常经,用有定制。仍须按季造册,按月稽考,视岁之丰耗、事之缓急,通融酌剂,以均节财用。”

“二曰金部司:掌库藏金帛、钱货出纳之政。凡诸州上供金银、币帛,皆输左藏;其赏赐、给赐,则由右藏支遣。每季具册申院,以凭稽核。”

“三曰仓部司:总天下仓廪储积、漕运粮谷之事。掌常平、义仓之籴粜,丰年增贮,歉岁发赈,以平市价,以安民生。”

“四曰税赋司:专理两税、杂征、榷税之政。定其科则,察其隐漏,均其输纳,仍岁终上《诸路税课比较册》,以考州县之殿最。”

“五曰钱监司:统辖诸路铸钱监,掌铜钱、金银之范铸、成色、轻重。凡铸新样,须进呈御览,颁式诸监,严禁私铸滥恶。”

“六曰市舶司:主东南市舶、五市之利。掌蕃货征榷、船舶抽解、官市博买,仍岁具蕃货出入之数,上于院以备考核。”

“七曰皇商司:承理原隶南清宫诸路商产,专营榷酤、织造、珍异采办等务。凡所营运,以资国用、备军需为要,不得与民争利。”

“八曰盐铁司:总盐、铁、矾、茶诸专卖之政。掌其产殖、转运、引法、课额,仍岁终上其出入之数,以凭稽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