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两种火炮实际上是攻城用的重炮,射程和威慑更大于实际杀伤,而破军飞火炮才是轻型的野战炮,说是轻型这是对比之下的,还是需要用多匹战马牵引移动。
不过在这种古代环境来说,就已经是非常厉害的战场存在了。
而且‘破军飞火’这个名字就藏着它的用法,这种轻型炮能发射实心弹、散弹、链弹、燃烧弹等四种炮弹。
散弹用于压制密集的重步兵效果无敌,链弹对于冲锋的战马有奇效,燃烧弹则是可以形成最大的威力。
而且破军飞火炮的瞄准更灵活一些,可操作空间很大。
至于300~500米这个范围,交给了曲射的虎蹲炮,这些都是实战得出的布置。
火炮的覆盖范围还有射击角度,以及各兵种之间的纵深,三层远、中、近的布置,都是有迹可循的。
甚至远程的火炮炮击地点,还起到了分流敌军的作用,炮火密集的地方敌人自然会躲避开,而炮火稀疏、没有炮击的地方,就成了敌人聚集的潜在方向。
这时候就能通过炮击改变敌军的行进密度。
最狠的是,三层的炮击密度都是交错的。
就好比远程炮会主要炮击两翼,这时候敌军自然的会朝着中路聚集,而进入了中程炮射击的范围时,中路就成了密集炮击的位置。
这就是为啥明明远程攻城炮对人员的杀伤效率很低,还要放出来的原因。
这也是喀勒宁愿在草原上野战死磕,拼着优势不要的根本原因,如果是攻城战的话,火炮的优势只会继续被放大,那才是真正的没有机会。
当敌人冲到了300米范围之内的时候,还有火枪、弓弩的远程火力。
等冲过了这2000米的距离,敌方的锐气早就消磨完了,然后才是近战。
这就是秦羽有信心守住三天的资本。
不过,这并不是代表无解,这里毕竟只有一个临时的营地,不是坚固的城池,死磕之下鹿死谁手还真不一定。
而且战争从来都不是静态的比数据,而是瞬息万变的动态博弈,武器是死的人是活,会发生什么一切都未可知。
伍明上线。
万幸作业没有发生炸营,不过整体的斗志依然如昨天一样。
喀勒的试探从未停下来过。
从西边,到东边。
从外围,到两三千米之内,可以说是贴着脸冲过来了。
养精蓄锐,秦羽并没有派出骑兵去追击,只让固定的防守巡逻队伍射击驱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