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那头,刘萍沉默了更长的时间。她了解自己的儿子,绝不是无的放矢之人。
他既然敢这么说,必然是有了常人想不到的底牌。
虽然她内心依旧充满担忧,觉得儿子在抗衡一股强大的、已成定局的势力,但最终还是化作一声无奈的叹息。
“唉。。。你这孩子,从小就主意正。好吧,妈不多问了。总之,万事小心,不要强求。无论成败,你都是我们的骄傲。”
“我知道,谢谢妈。”
苏哲的语气柔和下来,“让您和爸担心了。等我好消息。”
挂断电话。
苏哲没有动,依旧站在窗前,脸上的表情平静无波,唯有那双深邃的眼眸中,跳动着锐利而自信的光芒。
苏哲早就猜到,在某种“平衡”的考量下,京海原本突出的区位、产业和市场优势,可能会被刻意淡化。
所以,他必须拿出一张别人没有,也无法轻易复制的王牌。
这张牌,就是储能!
无论是光伏还是风电,这些可再生能源发出的电力都存在间歇性和波动性,不能直接稳定地并入电网。
大规模新能源并网后,会给电力系统带来调峰、调频乃至稳定问题。
这些电,都叫所谓的垃圾电。。。
而配置储能,正是平抑风电出力波动、提高电能质量、保障电网稳定、从而解决新能源消纳难题的关键技术手段。
目前全国各地的海上风电申报方案,大多集中在比拼风资源、区位、政策支持和本地市场消纳能力上。
对于配套储能,多数只是作为远景规划或可有可无的补充项提及。
因为大规模储能,尤其是与海上风电配套,成本高昂,技术挑战也不小。
很多地方和企业视其为负担,若非强制要求,往往不愿主动投入。
但苏哲看到的,却是超越当前竞争维度的战略机遇。
他要做的,不是简单地满足配储要求,而是将大规模、高性能储能提升为京海方案不可或缺的核心组成部分,打造一个“海上风电+先进储能+智能电网”三位一体的国家级示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