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哲追问:“产业园预留地的拆迁补偿方案做到哪一步了?有没有钉子户?预案做了没有?”
局长连忙回答:“方案已经初步制定,正在征求街道和村民意见。目前看阻力不大。”
“要加快,但不能蛮干。依法依规,把工作做细,不能留下后遗症。”
苏哲指示道。
然后是市交通运输局局长汇报港口码头升级改造和大型设备运输路线的规划。
苏哲皱眉问道:“通往港区的那段省道,承载力够不够?需不需要提前加固?和省交通厅的沟通顺畅吗?”
“我们已经做了荷载评估,初步判断需要局部加固。和省厅的沟通。。。有点难度,他们今年的资金计划已经排满了。”
交通局长面露难色。
“把评估报告做扎实,我亲自去找省厅领导协调。不能因为这段路影响大局。”
苏哲当即拍板。会议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海洋、环保、财政、工信。。。各个部门逐一汇报。
苏哲就像一台高速运转的精密机器,快速吸收信息,精准发现问题,当场做出决策或指示,效率极高。
与会的领导干部神经紧绷,不敢有丝毫懈怠。
最后,苏哲做总结发言。
“同志们,这个项目,关系到京海的未来,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现在到了最关键的时刻。
各个部门必须拧成一股绳,消除一切内耗和推诿扯皮。
我强调三点:第一,责任到人。今天会上确定的每一项任务,牵头部门、配合部门、完成时限,办公室会后立刻形成纪要,明确下去。谁那里掉了链子,市政府就找谁问责!”
“第二,问题不过夜。
遇到解决不了的困难,直接向分管副市长汇报,分管市长解决不了的,直接报给我。不允许拖,更不允许瞒!”
“第三,对外沟通要主动。
需要和省里、甚至和国家部委对接的,不要等,主动靠上去。需要我出面协调的,提前准备好材料,随时告诉我。”
他的目光扫过全场,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散会之后,立刻行动。我要看到实效。”
会议结束,领导们纷纷起身,表情严肃地快步离开会议室,各自去落实任务。
会议室里只剩下苏哲和秘书长黄亮等少数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