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黑户”,没有机会上学读书。
陈大叔夫妇没什么文化。
但是,两个人也是尽力的让儿子健康长大。
十几岁的时候,陈佳就和贫民窟中的大部分年轻人一样,在贫民窟外面“打黑工”,赚钱来补贴家用。
他的脑筋很灵光。
打零工赚到了一些钱之后,他就拿着钱,做了一点小生意。
陈家的日子,也是越来越好。
陈佳和贫民窟外面的世界接触得越多,他的成长也越多。
渐渐地,他变得越来越有主见。
很多事情,也越来越了解。
家里的大事小事,陈大叔也开始习惯性地依赖自己的儿子。
这一次,贫民窟将要拆迁的事情,他也是第一时间告诉了自己的儿子陈佳。
在陈大叔看来,这是一次绝好的机会。
只要在工地打一打工,就能得到一套新房子,还能拿到海城的户口。
这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但是,陈佳却没有那么乐观。
他直接表示,这件事情可能是骗局。
他觉得,虽然有可能拿到房子,可是他们绝对没有机会拿到海城的户口。
他知道贫民窟能够在海城存在,就是因为这里的建筑复杂,鱼龙混杂。
一旦拆迁开始,贫民窟就变成了砧板上的鱼肉。
生活在这里的人,也将没有任何的筹码。
甚至说,条子都可以随意进入贫民窟,将他们驱逐。
陈佳提议,最稳妥的做法,还是要在拆迁之前先落实海城的户口。
到时候,即便没有房子,他们也有户口,还是可以在海城生存再来。
再一个,新房子建好,他们也需要钱装修房子,需要买新的家具。
拿到合法的身份,他们就能出去打工,心里也能更踏实。
这一番话,说服了陈大叔。
陈大叔找到了几个街坊邻居,说了说陈佳的提议。
这样中肯的提议,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
渐渐地,陈大叔、陈佳父子组织了几十户人,找到了大头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