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帝微微抬眼,脸色毫无波澜。
吏部右侍郎义正辞严的说:“沈镜确实有功于朝廷,然其功绝对没有大到封侯的程度!倘若圣上凭个人喜好封沈镜为侯,让各地官员和军中的将士如何想?赏罚皆要分明,方能服众,方能彰显圣上天威!”
“余大人言之有理!”
另一名官员附和:“微臣以为,沈镜之功,封男爵足矣!”
随着两人开口,不少大臣都激烈反对。
“若圣上封沈镜为侯,必然引起其他有功将士不服!”
“若沈镜都能因这点功劳而封侯,以后再有人有功于朝廷,是不是都要封侯?这样封下来,朝廷得封多少公侯?”
“是啊,多少将士在前线奋勇杀敌,终其一生都不能封侯,沈镜之功,岂能封侯?”
“请圣上三思……”
一众大臣纷纷劝谏,一个比一个理由充分。
有真心为朝廷着想的,但更多的还是不服和嫉妒。
一个毛头小子,立了些许功劳,就直接封侯?
让他们这些为朝廷劳碌的人作何感想?
以后他们见着沈镜,是不是还得向沈镜行礼,乖乖的叫一声“沈侯”?
让一个毛头小子骑到他们头上,这简直就是耻辱!
听着群臣的劝谏,周帝不喜不怒,转而点名姚俭:“姚相,你身为百官之首,你觉得朕这封赏有没有问题?”
姚俭没有直接回答周帝的问题,反而询问:“圣上授予沈镜鸿胪寺少卿一职,应当是打算让沈镜主接待雍国使团事宜吧?”
“对!”
周帝颔首。
嗯?
沈镜眼皮一跳,连忙低声询问靠近身边的官员:“这接待事宜,不应该是由鸿胪寺卿负责吗?”
“确实。”
那位官员轻轻点头,低声回答:“不过,原来的鸿胪寺卿俞大人升任礼部尚书,鸿胪寺原来的两位少卿一个调任礼部,一个调任户部……”
“……”
听着官员的话,沈镜脸上不禁微微抽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