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把这个"不识相"的压下去,怎么显得他们这些马屁精有本事?
就这样,郭翔等人莫名其妙就成了胡大老爷的"门下"。
不过胡惟庸虽嚣张跋扈,却也真有本事,这些人倒也没觉得委屈。
直到某个跨越千年的灵魂降临这个时代,一脚踢开丞相之位后,局面骤变。
那些最会察言观色的马屁精们,只观望了两天就确认风向,转头投奔了李善长。
反正拍谁的马屁不是拍?对他们来说,跟谁混无所谓,只要能飞黄腾达。
而郭翔这帮人呢?
颓了!
他们本就是群老实干活的,虽然也有上进心,盼着升官发财,但更厌恶这种勾心斗角。
胡大老爷确实不擅长阿谀奉承,也没那份察言观色的本事。
好在当时他只是辞官归隐,并非彻底失势。
这群人干脆自行结伙,默默埋头做事。
韩国公李善长府前车马如龙,哪还有他们凑热闹的余地?
数月之后,他们猛然发觉——
咦,怎么稀里糊涂就升官了?
那些擅长逢迎的聪明人,竟稀里糊涂陪着李善长上了刑场。
反倒是他们这些只会埋头干活的,阴差阳错成了最合适的提拔人选。
此后,他们的往来愈发密切。
这时才惊觉胡大老爷的高明——
简简单单一退,竟换来海阔天空。
不仅避开了祸患,那位养在胡府视如己出的侄女,还成了太子妃。
进宫面圣如同串门访亲;
胡大公子成亲时,竟迎娶了老朱家的嫡长公主……
桩桩件件,任谁都能看出胡大老爷的手段何等老辣。
于是,原本就依附胡府的郭翔等人壮着胆子再度登门。
胡大老爷对这些人知根知底。
未加推拒,也未设宴,只是简单饮茶勉励几句,便再无下文。
言外之意很明白——
你们只管踏实做事,我不过闲人一个,不必来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