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富之别,在此刻显露无遗。
穷苦人家,须得攒够银钱才敢扯几尺布,回家让妻女缝制衣裳。
可老爷们岂会这般寒酸?
虽说古时成衣稀少,可大明早已盛行私人定制。
胡府的姬妾们首要之事,便是挑选花样。
此事颇有讲究。
在这讲究礼制的世道,色泽、样式、纹样皆有限制。
明黄之类的颜色万不敢用。
龙凤纹样更不可擅用。
虽说皇后下诏准许女子婚嫁时穿戴凤冠霞帔。
可真正置办得起的又有几人?
故而纹样款式须得费心斟酌。
何况胡府这等高门大户,自有专属徽记。
虽仅一个小小的篆体"胡"字,制衣时也须添绣上去。
再者她们身为姬妾,正室夫人专属的款式亦不可逾越。
众姬妾只得按各自喜好,与店家妇人低声商议起来。
这些琐事,与胡大老爷毫不相干。
此刻他正在隔壁厅堂跷脚品茗,享用茶点。
店掌柜原想上前奉承几句。
奈何胡大老爷不耐烦多言,摆手便将其打发,只道稍后结账便是。
身边有胡义随侍足矣。
这胡府管家果然深谙主子脾性。
略一思忖,便开始讲述应天城里的各路趣闻。
妙的是这些传闻不仅生动,且件件确凿。
毕竟胡府大管家交游广阔,消息来源谁也说不清。
而胡大老爷,最是爱听这些市井闲谈。
胡大老爷一边听着,时不时发出“哦哦”“嘿嘿”的笑声,手里还不忘往嘴里塞点心和茶水,惬意得很。
啧啧,这日子过得可真舒坦。
这么一想,后世那些奢侈品店搞的等候区、高定商谈室,咱几百年前就已经体验上了。
此时,胡大老爷对自己之前还觉得逛街辛苦的念头嗤之以鼻。
哼,没想到自己竟也成了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