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低语,几不可闻,却带着一种老父亲看到顽劣孩儿终于出息了的欣慰,更夹杂着帝王发现手中最锋利宝剑已然开刃的激赏。
“这一手…连消带打,借力打力,倒是深得朕的真传。”
他踱步到御案前,指尖划过光洁的案面。
回想起李承乾近期的举动。从建立改良盐法惠及百姓充盈国库,以工代赈安抚流民,再到今日这石破天惊的一击…
每一步都看似冒险,却都精准地踩在了最关键的点上。
尤其是今日,不仅化解了自身被动的局面,更将滔天民愤和士林清议引为己用,一剑直指山东士族的核心七寸!
“陛下,”房玄龄的声音在一旁响起,他同样面带感慨,“太子殿下此番…确是出乎意料。虽手段酷烈,行事险峻,然成效卓着。
经此一事,山东世家气焰必然受挫,朝廷威严大增,而殿下…在民间的声望,恐已无人能及。”
他话语中带着一丝谨慎的赞叹。
作为宰相,他深知平衡之道,太子的激进如同烈火,可焚毁荆棘,也可能燎原失控。
但今日结果,无疑是利大于弊。
长孙无忌眼神锐利:“太子殿下抓住了要害。
孔颖达空谈王道,欲以虚理压实事,殿下却以血淋淋的现实破之,更引万民之声为援…
此乃阳谋,堂堂正正,即便世家心有不甘,此刻也绝不敢逆势而为。只是…”
他略一沉吟,“三司会审,仍需谨慎,务必铁证如山,不给任何人口实。”
李世民颔首,目光炯炯:“辅机所言极是。案子要查,要查个水落石出,但要按律法来,办成铁案!
让天下人看看,朕的李唐天下,容不得这等蠹虫,也绝非凭几句空话就能颠倒是非!”
他的语气斩钉截铁,显然决心已定,要借此东风,狠狠刹一刹世家门阀的威风。
“至于承乾…”李世民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有骄傲,也有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慎。
“有功当赏,有过…此番功远大于过。但他这般先斩后奏,擅自动刑,终究是落了把柄。赏罚须分明,朕自有计较。”
他话未说尽,但二人皆是人精,自然明白。
太子立下大功,威望骤升,这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