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站起身,大步流星地走向书房,从书架深处抽出一卷泛黄的宣纸,磨墨挥毫,笔走龙蛇,洋洋洒洒写下数千言。
字字句句皆是对太子李承乾暴行的控诉,言辞之激烈,情感之充沛,仿佛要将满腔的怒火与不甘,都倾注在这薄薄的纸上。
写罢,崔敛将宣纸轻轻卷起,如同卷起一幅珍贵的画作,眼中闪烁着决绝与狠辣。
他唤来府上管家,面色阴沉地低声耳语:“将这文章传遍长安城所有读书人,我要让他身败名裂!”
管家闻言,面色一凛,双手小心翼翼地接过那卷宣纸,而后匆匆退出书房,穿过曲折的廊道,来到府门前,唤来一名心腹小厮,将宣纸递给他,低声吩咐了几句。
小厮领命而去,身影很快消失在街角,如同一粒石子投入湖面,激起层层涟漪,预示着风暴即将来临。
很快,整个长安城都传遍了,太子私闯民宅,无故殴打朝廷大臣的消息。
街头巷尾,茶馆酒肆,无不议论纷纷。
平康坊的一家青楼内,一群读书人聚集在此,面色愤慨。
他们或站或坐,言辞激烈,情绪高涨。一人拍案而起,怒目圆睁:“太子身为储君,竟行此暴行,实乃国之大耻!”
另一人摇头晃脑,痛心疾首:“吾等读书人,当以礼义廉耻为先,太子如此作为,怎配为天下表率?”
众人附和之声此起彼伏,一阵高过一阵,将太子的恶行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一时间,关于太子德行有亏的言论传遍了整个长安!
崔敛这招不可谓不毒辣!
这番大肆宣扬,崔敛的面子也会被按在地上摩擦。
但被愤怒冲昏了头的崔敛才不会管这些!
不就是挨了顿打吗?这事传出来最多丢些脸面而已,但太子李承乾丢的可是名声!
名声差了,民心自然也就没了!
尤其是读书人的民心!
谁会支持一个无缘无故就上门打你一顿的太子呢?
读书为了什么?不就是入朝为官,代天子牧民?
可这本该高高在上的官位,在太子眼中竟然是可以随意欺辱的发泄对象?
如果是这样谁还敢做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