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甚至被破格吸纳进了这个最高机密的……发动机研究所。
“陈先生?”凌峰一愣,“您……您不是搞冶金的吗?您还懂精密加工?”
陈伯良推了推眼镜,露出了一个谦和、甚至带着一丝“腼腆”的笑容:“不才,在下早年在德国留学时,除了冶金,还辅修了克虏伯兵工厂的……‘精密仪器制造’。”
“那个……‘动态平衡’的问题,我在德国见过他们是如何用一种‘频闪观测法’和‘微调配重’的技术来解决的。”
“至于‘精密加工机床’……”
他顿了顿,仿佛是下了一个很大的决心。“我在逃离北平的时候……曾将一套德国‘蔡司’公司最新的‘五轴联动’机床的……核心图纸记在了我的脑子里。”
“轰——!”
这句话比“野牛”的炮弹还要震撼。凌峰、伊藤、宫泽……在场的所有技术人员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五轴联动!
那是这个时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是制造航空发动机、潜艇螺旋桨……一切高精度曲面不可或缺的……母机!
而现在这个他们做梦都不敢想的“神迹”,竟然就在这个他们最信任的“陈先生”的……脑子里?
“陈先生!!”凌峰第一个冲了上去,他不顾一切地抓住了陈伯良的手,激动得浑身都在颤抖,“你……你说的是真的?!”
“千真万确。”陈伯良的眼中闪过一丝无人察觉的冰冷的精光,但他的脸上却依旧是那副“为国为民”的赤诚表情。
“张旅长知遇之恩,国难当头,伯良不敢再有丝毫藏私。”“请给我一个独立的车间,给我三个月的时间。”“我一定将这台‘工业母机’和那颗‘天空之心’……”
他一字一句地说道:“……亲手为根据地‘造’出来!”
“太行工业大学”的牌子刚刚挂上,而它下属、保密等级最高的“精密仪器系”——也就是陈伯良申请的独立车间,已经在兵工厂的核心区域被迅速地建立了起来。
钢筋混凝土浇筑的墙壁,双层电网,以及……由楚云飞的“凤凰”特战旅亲自驻防、三步一岗的“绝对”安全。
这一切,都显示出张合对这个项目的无与伦比的重视。
然而,就在这个独立车间交付给陈伯良的当晚,太原,旅部指挥部。那间因为“巨浪”计划而彻夜通明的作战室里,气氛却并非如外界想象的那般“欣喜若狂”。
张合、赵刚、楚云飞,铁三角再一次聚集在了沙盘前。
“太完美了。”
打破沉默的是赵刚,他作为根据地的“大管家”和“政委”,主管着锄奸科,对人心的把握远超旁人。
“这个陈伯良,”赵刚的眉头紧紧锁着,“出现得太‘巧合’了。”
他竖起了一根手指:“第一,他‘逃’来的时机,恰好是在冈村宁次启动‘春蚕’计划之后。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这个时候,一个‘国宝级’的冶金专家,就这么‘恰好’地逃到了我们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