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东征北伐以后”
“倘若,下缅甸,真的爆发了内战”
“留守的朝廷,阿瓦城的巩昌王,肯定不能无动于衷的”
“朝廷应以天朝上国的身份,下旨勒令卑谬王和东吁王,罢兵言和”
“语气上,应该激烈点,甚至是用军队威胁”
“如果,他们罢兵退兵了,不再死战了,能保持原状,那就是皆大欢喜”
“其二”
“如果他们还要头铁,继续打下去,根本不顾及朝廷的威慑力”
“那朝廷就不能无动于衷了,肯定要动手的”
“且,这时候动手,也有了名义大义,尊王攘夷嘛”
“到时候,即便是动手了,周边一众藩属国,也只能无话可说,干瞪眼”
“既然是藩属国,就应该遵从天朝上国的号令,陛下的圣旨”
“对不对,程尚书”
“老夫这样说,先礼后兵,先下旨,再动兵,没毛病吧”
、、、
说罢,说到这里的金光,还特意问了一下程大炮,有礼有节,有理有据。
你不是担心,大明的军队,擅自出动,惹的东南亚一众藩属小国,炸毛嘛,搞事嘛。
那行吧,那就先礼后兵。
用大明王朝,天朝上国的头衔,去号令那些藩属国,劝和他们不要争斗死战了。
如果不听话,继续头铁乱搞事,大明再出兵,这就合情合理了,有礼有节。
“呃”
怒火上头的程大炮,脸色讪讪,瞬间就被怼的哑口无言了。
“话是这么说的”
“当年成祖时期,大明灭安南”
“也是先礼后兵,黎氏不听话,才发大军灭国的”
“宣宗时期,黎氏再度反叛,朝廷力有不逮,才被迫放弃的”
“如今,陛下勇武,军力强横,又灭了几个小国”
“这要是下旨的话,效果应该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