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位士兵的图书馆,由于国度陷入战火,他的图书馆被焚烧,《花鸟画工笔技巧》、《母亲喜爱的饴糖》、《女儿甜甜在等我回家》等书都被焚烧殆尽,他的图书馆里只剩下了《包扎伤口的多种办法》、《在战场上存活的经验》、《如何忍着恶心啃草皮喝黑水》……”
“那是一位主播的图书馆,他的图书馆会定时敞开,但只会分享一部分《游戏技巧》、《骚话合集》、《感谢观众礼物》的书籍,至于《真实姓名》、《真实住址》、《人生背景》这些书籍都不会对外开放。”
“那是一位医生的图书馆,他的图书馆很单调,唯有医学相关的书籍,那些医学书籍太多了,他已经没有精力去看他真正感兴趣的艺术书籍,但他不后悔,反而将那些医学书籍看了又看、擦了又擦,让它们始终是清晰的、洁净的——为了遇到重病患者时,他能第一时间回忆起那些医学书籍上的内容,以免耽误救援时间,不知不觉,那些医学书籍仿佛成为了他的筋肉和骨骼……”
苏明安行走着,宛如深渊的巨大中庭,几盏孤零零的黄铜台灯在黑暗的边缘投下温暖而微弱的光晕。
他的五官随着光火明明灭灭,他也看到了二兔子、三兔子……兔子们的图书馆。兔子们的图书几乎全与门徒游戏相关,除此之外,燃烧得什么也不剩。
原来一个人全心全意投入理想后,是会除了理想外,其他的书籍都会焚烧。
他明白了这些图书馆的本质——都是宇宙中的一个个真实的人,而每个人的本质,都由一座“微缩图书馆”构成。
无数个“微缩图书馆”,组成了星球文明。而星球文明作为一本本“书籍”,存放于宇宙图书馆的大厅之中。
无论哪里,皆是如此,“书籍”和“图书馆”不过是易于理解的比喻的具象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看那里。”这时,苏文君指尖一顿,指向一个方向。
正是苏明安刚刚走出来的,格子间的方向。
“那是一位,年轻的救世主的图书馆。”苏文君轻声道:
“他的书,有无数图书馆之外的人们阅读,隔着(直播)屏幕体会他的喜怒哀乐,爱他而共鸣、投入、沉溺。”
“他十八岁之前的书籍,大多都是被隐藏的,唯有深挖才能瞧见一些。而他十八岁之后的书籍,随着他成为救世主,无数人都在分享阅读。”
“他们无声陪伴着他,有人期待着他的成功,有人期待着他的失败,有人希望他平安幸福,有人希望他受伤痛苦。他们隔着屏幕跟随着他,像是与他的脚步一同翻山越岭,走过菌菇覆盖的末世,走过冰冷苍白的浮城,走过一个个绮丽丰满的世界……”
“他孤独,却也不孤独。”
“孤独,在情境。”
“不孤独,在存在。”
成人的世界冰冷,灰暗,残酷。
但幸好人们能为幻想插上翅膀,构造图书馆与乌托邦。
巨大阅览桌如同棋盘上的孤岛,无数书页纤维正在低语,苏明安仰起头。
“哗哗——哗哗——”
人们总说在阅读故事之前,先去亲身感受这个世界,不然会被故事带偏,成为只知幻想的单调生物。但换个角度考虑,世界是否本就是由故事构成?
这并不是站在罗瓦莎的角度去描述世界体系,而是从每一个星球的状况可概述——
明白了洪流由何构成,方知瀑布的壮观与美。
明白了世事缘何悲剧,方知幸福为何来之不易。
明白了稻谷与花种由何生长,方知粮食与鲜花的可贵。
明白了花儿与春日的芳香,才能怀揣着满满的理想主义,毅然踏入这世界。而不是一踏入世界就被打压得失去灵性,再也不想探寻这个广袤无垠的世界。
苏明安想起自己儿时看过的一本老故事书,讲述的就是一个小孩子成为救世主的故事,一个小孩走进了地下室,发现了好几扇房门,房门里的设备可以操控整个世界,于是小孩用这几扇房门,让家乡避开了陨石毁灭。这种故事在当时的年代并不吃香,还会招来许多人的嘲笑,认为其浮于表面、自我幻想,然而正是因为这个故事,他脑中那些被父亲潜移默化影响的意志,渐渐发扬光大。
原来,普通人也是可以成为英雄的。他明白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