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扛着铁耙经过周家,乐呵地打招呼。
周铁汉一头雾水:“没喜事啊!”
“那就是来送节礼的了。”村民笑呵呵地说,“我看娘俩先去小屋了,一会儿指定上门,你就等着享闺女的福吧!”
知女莫若父。
周铁汉还能不了解自家闺女的德性?怕不是又有什么事了。否则不可能这个时候回娘家。
难道是跟女婿吵架了?
周铁汉不放心,拄着拐杖往老屋方向走去。
没走几步遇到大儿子周安国,周安国一听小妹带着外甥女回来了,回家把扁担、箩筐一放,也跟着去了老屋。
老屋的条件的确差了点。
这原本是周铁汉祖父那一辈盖的,周铁汉结婚时划了块宅基地搬出去住了,周铁汉的父母过世后,老屋就一直空着,成了老周家的柴房。
后来周茹闹着要和谢磊结婚,谢磊又不愿意跟周家人一起生活,觉得那样有上门女婿的嫌疑,周铁汉就带着三个儿子,把老屋重新拾掇了一番,给小女儿当婚房。
再怎么拾掇,屋子的地基是老的,砖墙、椽柱也是老的,也就是把泥墙抹了一层石灰,茅草棚换成了瓦片,再把破旧的门窗换成了新的。
十六七年过去,再怎么拾掇一新也旧了。
不过谢姎很满意老屋的地基面积。
尽管屋子只有很小的三间,但总的地基可不小,三间小屋加上屋前屋后的空地,没有两亩也有一亩半。
谢姎把羊拴在屋后的篱笆上,摩挲着下巴寻思,现在在空地上种点果树等经济树木,赶得上开春拆迁多分钱吗?
就在这时,周铁汉父子俩来了。
“爹,大哥,你们来得正好,我来迁户口。”周茹一看到他们,立马说出自己这趟回来的缘由,“爹你陪我去趟大队,你是老队长,你开口,迁户口不是难事吧?”
“好端端的,怎么想起来迁户口了?”周铁汉皱眉不解。
“哎呀爹你别问了,总之是好事。”
周茹急着迁完户口就回去,她可不想在这小破屋留宿。
周安国瞅了眼里屋:“外甥女呢?不是说跟你一道来了吗?她的户口也要迁?”
“她不迁,她毕竟不是河湾村的人。”
周安国一听这话气笑了:“她不是,你就是了?别忘了你姓周。”
“哎呀大哥,我没空跟你磨叽,家里还有一堆事,户口迁出我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