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博叹道:“为今之计,只能寄希望于孝瑜、孝庆,盼望他们能击退秦军,率兵来援了。”
虽如此说,但连他自己,也觉得希望渺茫。
一时间,竟意兴阑珊,把城中兵马交给郑孝昭,便挥手让众人告退,回到后宅与诸位儿媳饮酒作乐。
慧云面露异色,暗思,陈留王并无天命,败亡之日不远,我可不能给他陪葬,不如远遁宋州,投靠宋王孟元朗。
……
滑州拢共七县:白马、卫南、匡城、韦城、胙城、酸枣、灵昌,以白马县为治所。
这一日,郭恪率领一万秦军,兵临城下。
“城中情况如何?”
“禀将军,城中守将为郑孝瑜,陈留王郑博第三子,号称力能扛鼎,有万夫不当之勇。”
“守卒拢共三千,分守南北二门,东西二面有湖水环绕。”
郭恪远眺城楼,感慨道:“我从家乡离开之时,只是柴公麾下一员小校,随他远赴齐州,为徐智远效力。”
“何曾想到,兜兜转转,竟成为大王帐下将领。”
世事变迁,白云苍狗,这白马城头,历经陈字旗、柴字旗、徐字旗,如今又换上郑字旗。
“不知家乡父老、弟兄们如何了?”
一员亲卫宽慰道:“将军,咱们为大王效力,为的是平定乱世,让大家伙过上安生日子。”
“父老乡亲、弟兄们必然欣喜。”
郭恪点了点头:“此次我领兵前来,必要换上大王旌旗,至死不变。”
说话间,一员斥候来报:“将军,城中守卒稀少,郑孝瑜驱使老弱妇孺上阵,作为肉盾,与我军对抗。”
“此外,他驱使青壮扩宽护城河、壕沟,稍有怠慢便拿命去填,称为湿梢。”
“什么?”
“这个畜牲!”
诸位郎将按捺不住:“将军,此人如此狠毒,不如立即攻城,将他杀了。”
郭恪摇头:“百姓无辜,强行攻城,必然死伤无数,我等于心何忍?”
“那该如何是好?”
“莫非只能坐看他逍遥?”
郭恪思绪一转:“郑孝瑜倒行逆施,城中军民必然愤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