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这里刚实行包产到户一年,正好赶上了个丰收年,家家户户的粮食都囤了一些。
除了要上缴的粮食以外,每家每户都能剩下不少粮食。
可自从秋收之后,几十户的小村子里边,时不时的就会有一家的粮食丢失。
奎子喘着粗气,脸上满是焦急,往院子里凑了凑压低声音道:
“可不是嘛!刚才我回家去仓房看了看,囤的几袋玉米、半袋麦子全没了。
就剩下够我们一家吃到开春的口粮!跟之前老李家、王家丢粮的模样一模一样。”
大勇眉头拧得更紧,回头看了眼屋里的赵小五,又问:
“锁呢?你们仓房的锁没被撬?”
“锁好好的!门窗都没动过!”
奎子急得直搓手,脸上的表情急得很:
“刚开始咱们都以为是外村人偷的,好几户轮流蹲守了半个月,连个人影都没见着,可该丢的还是丢。
你说邪门不邪门?有的人家把粮食锁在密闭的偏房里,墙都没个缝,粮食照样少!”
他这话让屋里的赵小五和黄月都顿住了,赵小五心里忍不住犯了嘀咕:
“门窗完好、只偷多余粮食,这不像是寻常小偷的做派,倒有点像……”
等奎子再三叮嘱大勇看好自家粮食、匆匆离开后,大勇转身回屋,脸上满是愁云的叹了一口气:
“这事儿闹得人心惶惶,秋收的粮食是乡亲们一年的指望,就这么不明不白少了,真是堵得慌。”
赵小五原本要拒绝留宿的话咽了回去。
他看着大勇夫妇和老妇人担忧的神色,想起村民们辛苦劳作一年的不易,抬头说道:
“大勇哥、嫂子,大娘,既然天色晚了,那我们就叨扰一宿。
另外,你们村粮食丢失的事,我或许能帮着查查。”
大勇一愣,随即大喜道:
“同志,你还懂查案?”
“略懂一些。”
赵小五没多说,只问道:
“丢粮的人家多吗?最近一次丢粮是啥时候?”
老妇人明显也知道这事,她皱着眉头接过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