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现在李四麟是真缺人啊,现在新厂和科院之类的截然不同,属于新建阶段,涉及到方方面面,没有一个老手把关绝对会出问题的。
最主要还涉及到外汇方面,更是需要重视。
李四麟找了一些关系打听了一下王为现在的境遇,真的不怎么好。
王为今年有五十多岁了,绝对的知识分子,但因为出身的问题根本不可能给他解决工作,好在他的妻子是贫下中农,目前在公用局下属的环卫当清洁工。
一个月三十多块钱,养活一家三口倒也勉强。
王为只有一个女儿王雯,也结婚了,正是因为他父亲的原因离了婚,现在是国营食堂的洗碗工,一个月27。5元,根本没有晋升空间。
这个王雯也了不得啊,京城其实在很多方面都落后于魔都,尤其是这个时代。
像武昌在50年,冰城、魔都在52年,金陵在53年就有专门的幼师学校。
而京城最早的幼师教育虽然也在52年有了专门的幼师班,但只是京城师范下属的一个班而已,每年招收学员不到百人。
通州那边也是53年建立了幼师班,人员并不多,而王雯就是通县师范学校毕业的,当初分配到了京城某所幼儿园。
正因为他父亲的原因,最后没法继续在幼儿园工作,来到了食堂刷盘子。
什么叫做运气好,李四麟现在真这么觉得。
新厂一下子几千人,所有后勤配套工作都不完善,当初虽然也建立了临时幼儿园,但没有专业的老师。
现在的幼儿园倒是有些老师,可都是临时工大妈,唯一的用处就是防止孩子出问题。
但这远远不够,这他娘的哪叫幼儿园,就是一个单纯的托儿所。
不管怎么说王雯都是专科毕业的,而且打听了一下,他们父女人都比较不错,平日里也很老实。
这正是李四麟现在急缺的人才,其实说真心话现在四九城里人才不少的,毕竟是首都嘛。
可就是因为这个成分问题,让很多人没办法得到重用。
解放前能读书的人家境一般都不会差,但家境不差成分就不好,这是一个死循环。
李四麟虽然不怕出事,但琢磨了一下还是去找了吴泽慧。
此时的吴泽慧正在和一个车间的主任协商生产量的事情,现在生产勉强可以说是步入了正轨,但销量的暴增让生产进度还是不足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目前的生产量是可以满足出口的要求了,这是好消息,但已经将军用的砍掉了一半以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