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迪咬咬牙,想想崇祯皇帝的承诺,心中立马有了莫大的勇气。
甚至,瞬间将生死置之度外。
突然,一把拉开衣服,露出左臂上的箭伤。
巨大的伤疤,让金大中和一众朝鲜兵,都啧啧不已。
金迪压着牙道:“不瞒将军,在宁边大都护府,末将身受重伤,情知必死。”
“明军抓住我之后,知我是将。便欲用末将之头,在平壤城下祭旗。看我受伤,还找郎中,专门治疗。”
“到平壤之后,谁知大明的皇帝,竟然来了。承诺,给我们兵,给我们田,给我们粮,让弟兄们活命。”
“不是我吹嘘,一个天朝上国的皇帝,竟然如此仁慈、如此坦荡、如此宽容,是兄弟万万不敢相信的。”
“这是大明皇帝给将军写的信,还请将军过目。天朝上国皇帝说了,他们的目的,是讨伐金大王,为李大王、李世子报仇。”
“将军若投降,为平壤主将,仍可统领一众兄弟。一众兄弟,人人都有恩田。而且,以后抓到朝鲜兵,也全部交给将军统领。”
金迪把前因后果,全说一遍。投降后的好处,也娓娓道来。
还特别表明,他不是一开始就投降的,是要被拿来砍头祭旗的,始终与金大中站在一起。
他之所以投降,也是为了兄弟们好,是来送信的,不是来当奸细的。
说完,竟直接递上崇祯的征伐檄文。
趁着金大中看檄文,又大义凛然地道:“实话告诉将军,兄弟我已经答应大明皇帝,投降大明。”
“此番入城,正是受天朝上国皇帝所托,把好消息带给将军和兄弟们,让将军和兄弟们作主。”
“末将人头,也一并交由将军处置。是杀是剐,末将绝无怨言。”
肚子里、脑子里的话说完,金迪感觉到从未有过的畅快。
他也完全没想到,自己从什么时候开始,竟然变得这么大义凛然、能把生死置之度外、句句说的都是情真意切的心里话。
或许,他已经完全被崇祯皇帝折服,就连思想都已改变。
“看着,条件还不错!”金大中看完檄文,淡淡说了一句。
随后,又忧虑道:“可是,怎么才能保证,他们遵守誓言,不会反悔呢?”
金迪冷冷一笑:“将军,咱就五千兄弟,城外,可是有二十几万精锐明军。”
“他们一百门大炮,可是对准了七星门。”
“将军也知道,这七星门城墙,五十年前,就被李如松轰塌过。”
“五十年之后,天朝上国的大炮,更厉害,火力更猛。这七星门,还保得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