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拉出一个百户,都是看过《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三国演义》上百战事,个个战事都知晓的战略大才啊。
姚鑫看着期待无助的朝鲜新王李溰、萎靡不振的将军李廷、以及一众失魂落魄的朝鲜将士。为了坚决顶住尚可喜的进攻,坚持到明年开春、崇祯皇帝大军杀来,只得点头应允。
“大王,俺要说清楚,俺只当半年的兵曹判书。”
“等陛下大军到来,打败了叛军、倭寇,俺还要回到大明去。”
“俺只做大明的臣子,不做朝鲜的臣子。”
“好。。。。。。”朝鲜新王李溰大喜,他没想到,竟有这样好事,只干活、不要官。
李溰立马解下腰间王剑,递给姚鑫:“兵曹判书、姚大人,本王的身家性命,朝鲜王国的命运,就交给你了。”
“有此王剑,都护府中所有官员、将士、百姓,均有先斩后奏之权。”
“大王信任,我姚鑫定不辱使命!”姚鑫大声誓言,一把接过朝鲜王剑。
李溰大大松了一口气,立马下城头,在几名亲兵护卫下,回城内休息。
姚鑫手持朝鲜王剑,顿感责任重大。
他还从未想过,有朝一日,竟会成为朝鲜国、手握生杀大权的兵曹判书。
姚鑫立马带着老将李廷,将四千朝鲜兵,分作四军,每军一千人,分守四门。
同时,又将一百锦衣卫兄弟,分作五队,每队二十人。
除了随身带二十兄弟,其他的八十人,分别安排在各军朝鲜兵之中,担任中下级军官。
经过这么一番安排部署,朝鲜守军的士气,才稍微恢复过来。
姚鑫部署完毕,已经是第二天清晨。
累了一夜的姚鑫,累得直接瘫倒在城墙上,倒头合眼便睡。
可刚刚睡下、不超过一炷香的时间,城外,突然响起咚咚咚。。。。。。的战鼓声。
姚鑫大恐,急忙起身,往城下一看:我的个乖乖,尚可喜不知道从哪里,搞来了那么多的攻城云梯,不下一百架;还派出那么多的敢死队,不下一百个。
四面八方,缓缓行来,把宁边大都护府城墙,给团团围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