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图再明白不过,是想借机在京中为她们寻个好人家。
如今的宁国公府早已不似往日风光,府中人行事也格外低调,极少在人前露面。
因此,这次相看之事,李砚之便拜托了大嫂谢夫人出面帮忙。
说起来,若论近来京中最受人谈论的青年才俊,林向安几乎是众人第一个想到的名字。
一个外地举人,凭一己之力闯出局面。
不仅在京中立稳脚跟,声名更盖过不少世家子弟。
只是,林向安未金榜题名,而无心亲事。
众人虽惋惜,也无可奈何。
当然,京城才俊众多,并不止他一人。
李砚之和李宝珠姐弟俩,素来感情比较好,这次入京,便携两位女儿登门拜访。
席间闲谈,话题自然而然转到两个女儿的亲事上。
两位姑娘年纪相仿,一嫡一庶。
李宝珠见过后,暗暗打量,心中已有几分盘算。
林家眼下虽刚在京中立足,但林向安并非常人。
以他的才干与谋略,日后定能扶林家更进一步。
若此时与林家结亲,未尝不是一桩好事。
撇开林向安,那林桥便成了合适的人选。
听说林家也为他物色过几次姻缘,却始终未定。
从林向安把粮行交给林桥来打理,就说明对这位兄长的信任,以及看重。
林桥,出身虽然不好,但在林家一视同仁。
他却事稳重,性情厚道,倒也配得上自家外甥女。
于是李宝珠就给李砚之,介绍了林家的情况,以及提到林桥这个人。
李砚之曾在扬州与林向安有过一面之缘,后来又听闻他在京中的种种事迹,不免生出几分钦佩。
听李宝珠一说,心中也有些动念。
只是,嫡女李知仪寄托着家族厚望,原本打算择一门高府联姻。
如今林家还谈不上。
倒是庶女李知微,可以与林家议亲。
林家气象正盛,将来或有更高之势。
但如今还是比不上李家,庶女嫁过去,倒也不失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