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后,从淮安换乘马车,走陆路继续北上。
乘船的日子倒是宽松自在。
趁着路上清闲,林向安便抓紧机会,开始给林嘉月、王和忠上课。
这次不同于以往的随意点拨,而是有了明确规划。
既然花时间读书,总要有些成果。
另外管家做事,总得认些字。
于是便借机绕过林嘉月、王和忠分别去教王芹、李周识字。
林向安只需给出学习的范围,让两个小家伙自己讲解。
这样既能锻炼他们的口才,又能加深理解。
若在讲的过程中遇到难题,再来请教他。
毕竟,教才是最好的学。
事实证明,这办法极有效。
两个小家伙学得格外起劲,反而比单纯读书更投入。
王芹见自己不仅能认字,还能写几个字,心里别提多激动了,学得格外认真。
可李周就完全不一样,他天性木讷。
认字学得痛苦不堪,写字更是东倒西歪,不成样子。
最后只得退而求其次,勉强认几个字,不肯再提写字。
林向安见状,也只能无奈摇头。
至于林桥、李文山,则跟在周师爷身边,虚心请教治事之法。
同行的冯辰也带了八人同去,一路护送。
林向安一眼便看出,那几人绝非单纯护卫。
显然,冯辰此行除了读书赶考之外,估计要借机在京中铺开一番事业。
船行江面,江风徐徐,带着几分凉意。
甲板上,孩子们的朗朗读书声不时传来,稚嫩的声调与河水拍岸声交织在一处,竟透出一份难得的宁静与生机。
因着回程紧迫,沿途并未多做停歇。
一行人走水路前行,足足十二日,方抵淮安。
林向安先在城中寻了一家体面的大客栈住下,打算停两日。
一则让林嘉月、王和忠两个小的歇一歇,毕竟在船上困了十多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