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线立住,外人自会明白他的规矩。
倒是杨辉眉头微蹙,更关心现实问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向安兄,若是留守乌程,这薪俸……以及你方才说的考核、升迁,又是如何章程?”
这问话,倒也正合他一贯务实的性子。
林向安点头,神情郑重:
“你这一问,正中关键。
留守乌程,乃是独当一面的大任,薪俸自不会薄待。
初步定下‘月钱+奖银’的模式。
月钱不会低于县里同等水平。
年底时,再视这一年粮行在乌程的收益,
我会拿出纯利的一成,作为驻守人员的奖赏。
做得越好,粮收得越足,成本控制得越稳,分红便越丰厚。”
他稍稍停顿,语气更为严谨:
“至于考核,每季度京师总号都会派人稽查账目、巡视粮仓,
评定‘上、中、下’三等。
若能连续得‘上’,不仅分红加倍,将来业务扩张,
新的州县负责人,也会优先从你们中选拔。”
说罢,他目光缓缓掠过三人,大致讲解了安平粮行的架构。
然后总结说道:
“江南,乃至整个两浙,将是我事业的根本。
这里的负责人,份量不亚于京师。
所以说,是留在故土,执掌一方,从无到有建立功业;
还是去京城,从细微处学起,博取一个更广阔的前程?
二者并无高下,只在于你们心志与性情所趋。”
最后,他收起话锋,声音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