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谴责纵火,声称自己“受了蒙蔽”。
甚至有些核心幕僚,也开始暗暗筹谋后路,秘密向伯府或宁王阵营递送投诚信物。
京城人心,彻底崩塌。
原本一手好牌的皇长孙,最终众叛亲离,四面楚歌。
时机已至,宁远伯赵康成顺势而为。
他以“稳定军心、防止民变”为由,命令京营将士:
“各归本营,恪守岗位,无令不得擅动。”
表面是防乱,实则彻底切断了皇长孙对军队的最后一丝掌控。
自此,京营将士只听老伯爷一人号令。
随即,宁远伯派兵接管要害:
重要衙门、钱粮仓库,一律严加“保护”,防止临终反扑。
局势稍稳,林向安立刻配合行动。
他开放部分秘密粮仓,迅速发放军粮,安抚军心。
代表跟着伯爷,有饭吃。
日后定不会亏待众位将士。
同时又在关键街区重设粥棚,并派兵维持秩序:
“浙江会馆与宁远伯府,赈济灾民!”
军心、民心,原本濒临崩溃,如今在短短一夜之间被拉回秩序。
而这份秩序的功劳,牢牢记在了宁远伯府与浙江会馆身上。
声望一举定鼎。
此时,宁远伯再出重手。
他派赵康平率两名死士,暗经密道出城,与宁王进行最后的谈判。
这已不再是“是否投诚”,而是“如何投诚”。
赵康平入得王帐,随行死士皆留在外。
帐中,宁王端坐正首,左右分列两名心腹谋臣,气氛凝重。
赵康平开门见山,先抬高筹码,再亮明底气:
“末将奉家父之命,特来恭贺王爷靖难之功指日可待。
京城之内,军心已溃,民心皆背,皇长孙困守空宫,旦夕可下。
家父掌京营五万兵马,愿辅佐王爷早入紫禁,安定天下。”
宁王闻言心中暗喜,却仍存几分戒意,缓声道: